“通信与生物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方向科研与教学研究

发布者:电子学院发布时间:2018-11-02浏览次数:1423

   1、2017年成立三江学院神经信息电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王志功和吕晓迎两位教授联合团队发明的“微电子神经肌电桥”,应用通信原理、生物控制原理、微电子技术和电子针灸技术,创作出多个类型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与功能重建仪器,既可实现健康人脑手并用带动脊髓损伤的全瘫病人或脑瘫婴儿做肢体动作训练,又可以实现偏瘫病人健侧的脑手并用带动自己患侧的肢体做动作训练。

2016年,王志功教授作为三江学院特聘教授、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重点学科联合带头人,将这个科研成果引入三江学院,并成立三江学院微电子工程应用研究院神经信息电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投入启动经费80万元,开展围绕该成果应用研究方向的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2017年,又推荐其东南大学科研团队的博士毕业生2名进入三江学院,参与工程中心的科研与教学。该工程中心的主要目标是继续进行“微电子神经桥”和“肌电桥”科研项目研究、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与产业化、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与竞赛活动,形成一个神经信息电子调控工程学科发展方向,进而建立优势学科建设平台和优秀学科团队。

   2、科研项目

依托神经信息电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团队已取得2项纵向科研项目和1项横向科研项目,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穿戴式上肢康复多自由度实时肌电控制FES系统研究(负责人:王海鹏,项目批准号:61801262,2019/01-2021/12,23万);

  (2)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同侧肌电控制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去伪迹电路与算法研究(负责人:王海鹏,项目批准号:18KJB510039,2018/09-2020/08,3万)

  (3)南京神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项目:“高强电子肢动仪”和“双模式电子肢动仪”研发(负责人:王志功、王海鹏,2018/11-2019/11,5万)

   3、指导大学生创新竞赛与人才培养

利用工程中心现有的科研平台,目前已有20余名本科生在工程中心进行学习和参加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所有项目均与神经信息电子调控课题相关,具体信息如下:

  (1)基于双通道“肢动仪”上肢瘫痪肢体康复训练“处方”设计,2017-2018三江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成果为1篇期刊论文(科技创新与应用,省级期刊,已录用,2019年1月出版);

  (2)顾重庆,付慧,余斌,“基于FPGA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器”,2017年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二等奖,2017.12.

  (3)陈杰,杨飞,封宏伟,“基于FPGA的体表肌电信号测量仪”,2017年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三等奖,2017.12.

  (4)李兆基,张深秋,郭春燕,“基于FPGA的手势识别系统”,2017年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三等奖,2017.12.

  (5)李兆基,陆宇悦,张深秋,赵家兴,孔祥谨,“虚拟教学实验室”,2018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三等奖,2018.8.

  (6)黄书豪,Lucas Bollen,顾重庆,陈杰,余斌,“智能机械臂”,2018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2018.6.

  (7)李兆基,陆宇悦,张深秋,赵家兴,孔祥谨,“智能手套与VR电力倒闸操作”,2018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三等奖,2018.8.

   4、产学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已与南京通信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江北新区)和Arm中国开展校企合作。

(1)南京通信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内容主要是双方联合培养模拟版图和数字后端设计方向人才,主要面向对象为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通过合作教学,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为中国芯片设计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2)Arm中国:依托Arm中国创新教育中心(AIECC),双方已签订AIECC-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向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提供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实践资源和场所。双方目前正在探讨联合共建智能互联arm技术实验室和面向“智能互联”方向的联合申报江苏省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以及ASC“Arm智能互联人才实训”课程体系(教材、网络共享课程)建设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