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我校这个团队创新力Max!

发布时间:2023-08-16作者:来源:法商学院字体: 设置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于202388日在江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法商学院星跃动力团队的5名参赛学生,在范继魏、吉克、黄春兰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先于20236月获得东部区域赛A类一等奖,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在A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本次大赛共吸引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03所全国院校的8006支团队报名参加,最终共有216支队伍晋级决赛,其中A类(企业命题类)作品团队129支,B类作品团队87支。此前该团队已于2022年获得该项比赛A类全国三等奖。

星跃动力团队连续两年获得该项赛事国家级奖项,全国二等奖是我校在该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东部(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江西、安徽、香港、澳门、台湾)

区域赛一等奖

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A类(企业命题类)全国二等奖


全国总决赛现场合照

熟悉比赛、稳扎稳打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商务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无锡市商务局、无锡市教育局、江南大学承办。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84项赛事中排名第24位,大赛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历届参赛本科院校超过1600所,覆盖影响大学生人数超过1000万,成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赛事。

本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的方式,其中展示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5分钟。我校法商学院参赛成员紧密围绕安恒信息公司的命题: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大型会议创意策划展开,以网络安全筑牢美好数字世界为会议主题,通过元宇宙和特色数字人进行多维度的会议创新,同时设计漫画IP形象、数字员工,内外联动,打造品牌联合,大兴网络安全调查之风,结合音乐节,数字藏品等,打破专业壁垒、普及网络安全意识、聚集网络安全人才、推动网络安全升级,倾力打造可以破圈的“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做出更大新贡献。

部分答辩材料

本届大赛在内容设计上更为丰富,与产业的结合度也更紧密。所有赛题均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和高校智力资源,聚焦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借此助力企业获得创新型解决方案,促成校企双方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助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以赛促学、学以致用。

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该团队由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吴琪和吕玥唯两位同学在大二时首创,广告学专业的刘佳琪同学自发加入,在三人通力合作之下最终选择海尔公司的企业命题:现代年轻人的空调产品设计,获得2022年的全国三等奖,这次获奖使团队师生备受鼓舞,所以在今年,团队中又新增两位成员,来自会计学专业的殷晨汐和知识产权专业的黄金才,不同专业之间能集思广益,更好地完成企业命题。

关于团队的创立,作为队长的吴琪同学认为团队的创立必须要注重成员的主动性,这可以增加团队的内驱力,也是比赛能够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所以在比赛的任何阶段,团队一直坚持做到三个拒绝:拒绝放弃、拒绝空想、拒绝拖延。

关于比赛的初衷,团队所有成员一致认为是以赛促学,学以致用,既然选择参加,就要珍惜机会、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要肯学、能学、会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遇到技术上的的难题时要主动和指导老师多沟通,毕竟理论和实际是有差别的,要多思考,解决问题要及时,学会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比赛答辩的时候更要自信大方,用个人的最佳状态全方位地表现出所有的创新技术要点。

团队一直希望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也可以为学校增光添彩!

星跃动力团队

回忆赛程、历历在目

2023年,这是我们第二次参赛,却是第一次线下实地比赛,相比于之前的的线上展示,更需要注重作品的真材实料也就是可行性,由于是A类比赛,更需要团队仔细研究命题的细节,从202211月份报名、确认选题到20234月提交初审材料期间,从第一次小组会议到坐到全国决赛的等候室,团队没有停止过创作和修改的脚步,一直在为比赛不懈努力。

队长吴琪回忆了第一次在学校的空教室见面,第一次集会,目的就是签署参赛协议书和确认选题,难点就在确认选题,因为选题直接影响比赛能走多远,在浏览完所有题目之后。成员普遍反馈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感觉没有一个适合我们各自的专业,最终我们仔细讨论了一个下午,挖掘各个成员的特长,结合老师的参考意见,最终确定了安恒信息公司的命题: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大型会议创意策划。


图片为确认选题的过程

202211月确定选题之后,一直到初赛的提交材料就是创作的过程,为避免时间分配不均影响作品的成效,团队师生利用寒假,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确定创新点,分工合作,积极交流,几乎每一天群里都会有讨论的记录,提前完成作品并开始仔细打磨,打磨期间先由队长吴琪进行整合,有效提取关键内容,由团队成员轮流互评,之后再由指导老师审阅。

副队长吕玥唯认为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像范老师的角度会比学生的角度更全面,能够贴近企业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把握好整体作品材料的效果,与此同时,吉老师的国际视角赋予作品更大的提升空间,使之契合企业的命题理念,团队中刘佳琪对于作品的后期排版和颜色设计,殷晨汐对于整体预算的处理,以及黄金才对于知识产权风险的把控,从字体调整到最终定稿,每一次的审查都是一次瓶颈期的突破,大概反反复复打磨了一个月,终于顺利提交进决赛系统,约30份作品文档一次性验收通过,相比于首次参赛的反复修改提交,本次比赛材料更加规范和完善。

材料定稿交流


5月中旬我们通过官网文件得知该项命题共有7支队伍进入东部区域决赛,我们一直到区域决赛的时间里把之前的定稿拿出来再次修改打磨,使之更好的在比赛现场呈现,在202361日至63日,在南京软件谷进行三天的区域决赛,由于学校距离比赛场地比较近,所以团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作品打磨,凭借作品的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最终从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得东部区域赛一等奖,晋级全国决赛。

东部区域赛入围的7支队伍


东部区域赛A类一等奖颁奖合影


一直到202386日的全国决赛,决赛共有三天,我们在预报到的时候就先熟悉了场地,团队师生最后做赛前的优化讨论和答辩预演,为使得作品可视化,团队决定在决赛答辩采用彩色纸质材料进行呈现。

在第一天的第一次行程中,团队成员根据决赛行程单,首先在活动现场集合,一起参加了一场人才招聘会,了解市场需求,对照企业要求,稳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人才招聘会现场

在参观企业和参加一些活动后,我们的重心仍然是决赛答辩,团队成员和老师保持沟通讨论,每一次讨论可以焕活团队的思维,也让我们能够应对赛事的突发情况,例如在比赛报道的前一天晚上,部分高校的航班车次由于地震而延误,所以我们队伍的比赛时间也随之提前,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时间的分配,也需要重新规划出行安排,所以,保持沟通交流可以为团队保驾护航,确保决赛的顺利进行。

团队在等候室讨论


决赛群中的临时通知


在进入答辩室前肯定多少会有一些紧张,但是作为队长不能比队员更紧张,紧绷的状态肯定不利于答辩展示,所以一直到走进答辩室,队长会调节好团队的整体氛围,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放松平和的心态,有十足的自信,才能有足够的把握去把材料的细节展示到位。

决赛答辩现场

在决赛颁奖前,我们现场观看了三场企业招聘,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提升求职竞争力,把握就业机会。

企业交流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在颁奖仪式致辞时表示,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服务外包产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赛事,顺应服务外包的需求演变,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产业导向、技术导向、应用导向,秉持“学以致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让老师检验教学成果,让学校增强办学自信,让行业企业收获了年轻人的智慧和创意,加快了就业、创业、专业、产业紧密对接

颁奖典礼现场

获奖名单公布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首次参赛的时候心里没有底,由于A类赛事难度大,有专业壁垒且竞争激烈,我们也认识到很多理论只在言语表达中可行,但实际却未必,所以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尝试就可能会有希望,不尝试就不可能有结果,当时也没有招募很多人,就是三个人参加了比赛,是那年所有参赛团队中人数最少的,但是有两位老师一直鼓励我们,所以我们三个人也是竭尽所能,付出就可以得到回报。

今年是吕玥唯和刘佳琪第二次参加该项比赛,在去年熟悉了整体流程之后,今年就可以帮队长分担掉很多传统任务,积极投入赛程安排、创意的分工设计,同时他们会很细心地对照企业命题要求和决赛评判标准进行修改,提醒比赛证件等等。“其实我很明显能感觉到她们二位今年再次参赛比去年要仔细很多,很多工作都是一遍过,效率很高。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作品创作中,避免头重脚轻”吴琪说。

同样今年新加入的两位小伙伴也是团队的的得力干将,主动性很强,团队所有的财务预算这一板块都是交由殷晨汐负责,黄金才主要负责的是知识产权,这两个板块是比赛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涉及参赛团队的诚信问题。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1年的11月至2023年的8月,两年比赛却是大学四年的一半,参加比赛心态很重要,无论比赛结果亦或是排名高低不是最重要的,携手奋进,认真备赛,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吴琪回忆在比赛的现场,结实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我们在比赛后一起合影留念,也一起讨论,一起接受采访,比赛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比赛的过程,需要用心去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团队也希望我们学校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各种专业领域的竞赛,自发性的进行联合联动,主动走出校门,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涯,为个人理想不懈奋斗,为学校增光添彩!

比赛现场和同赛道的上海海事大学参赛选手合影


悉心指导,传道受业

能够连续两年在该项比赛中获得佳绩,自然也离不开所有指导老师的鼎力相助。

范老师:对于本科生来说,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赛事。由于本科生的知识基础还不够牢固,因此基本上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作为指导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并且不能过于概括。同时,如何切实可行地将想法落地,也是一门学问。在竞赛项目中,指导老师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指”和“导”这两个字。“指”主要是指明方向,帮助团队确定创新内容,并思考评判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否可行;“导”主要体现在过程的参与,要不断地鼓励、督促团队成员一路前行。青春需要勇于挑战,不断创新,因此我们欢迎更多在校学生积极报名参赛,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吉老师:这次比赛不仅提供了一个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服务外包能力的平台,也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指导学生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在指导过程中,我见证了学生们在这个领域的天赋和专业能力。他们的热情、努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都让我深受感动。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现了他们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无论是在方案设计、团队协作还是问题解决方面,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这次比赛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的学生将在服务外包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我在帮助学生们理清企业命题逻辑的同时,也在与范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中收获了很多灵感,我也不断帮助团队调整分析思路,同时也一直在鼓励我们学生团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打破专业壁垒,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契合企业命题的实际需求。

特别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谢谢学院老师的指导和配合,感谢学生们的辛勤付出,也期待以后能够在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更多的优异成绩

总的来说,这次比赛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服务外包行业,也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撰写人:吴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