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门课程被评为2022年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优课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2-11-10浏览次数:1226


近日,根据《2022年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优课评选复评结果的通知》(苏教体艺函〔202236号),经省教育厅组织省外专家对入围初评的优课所提交完整视频进行复评,最终评出302022年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优课,我校有2门课程入选,全省仅有5所高校2门课程同时入选,我校是其中之一。

《江南茶事美学》和《绽放的非遗珍萃——南京绒花》两门课程均为我校开设的特色通识课程。近年来,我校积极构建校地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通识教育体系,依托江苏和南京的地方特色,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打造红色文化链、乡村振兴链、江苏文明链、非遗文化链、技术技能链等多个“主题链”的特色课程模块,入选的2门省美育大讲堂优课即为“非遗文化链”打造的应用型特色课程。

2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三堂融通”的模式,将“主课堂”拓展至校内第二课堂和校外社会实践课堂中去,使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地方紧密相融。学校主动面向区域、结合应用型特点办学,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后,学校将持续探索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积极引入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范式上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


(通讯:王蔷馨、王林艳;审核:王蔷馨)


课程资料介绍:


一、《江南茶事美学》课程简介

课程负责人章柏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江南茶事美学》课程是我校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以中国传统美学与江南非遗文化系统为依托,将“美学与趣味性”渗透进“课堂教学”当中,强化教与学双向互动,突出知与行有机统一,充分挖掘符合江南地域特征的“茶事之美”和“非遗之趣”,其中三讲“茶事之美”:讲江南“茶诗之美”、讲江南“民俗饮茶习尚”、讲江南“茶艺流派”;三谈“非遗之趣”:谈“非遗技艺”“非遗传承”和“非遗创新”,以此展示江南地域性的审美品格,并提出“茶味思想”与“饮茶节奏”新观点,创新形式,拓展内涵,架构“虚拟流动茶课堂”,以微视频展现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饮茶场景,从而引入江南的诗意提供一种审美机能,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陈述心中所念想的“美的饮茶场景”和“美的饮茶艺术”。


二、《绽放的非遗珍萃——南京绒花》章节简介


课程团队老师:王慧、王山杉、田琛琛


《绽放的非遗珍萃——南京绒花》是《金陵绒花文化》通识课程的提炼与精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通识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绒花的历史发展、风格特色、文化内涵、传承现状、制作工艺等;实践教学方面,带领学生制作绒花作品,参观绒花非遗基地等。

课程聚焦具有代表性的地域非遗——南京绒花技艺。让非遗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石,结合文化解读、调研分享,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非遗”文化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绒花的制作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塑造美、表达美、传播美”的能力,在非遗绒花的深度浸润中撒播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