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全面总结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启动2021级高职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导向,按照“三教融合、三院协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书院、专业学院、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制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的教育理念,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三教融合

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以“融合”理念为先导,以课程体系搭建为主体,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全程贯通、深度渗透,促使书院、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协调配合、有机融合,形成“三教融合、三院协同”培养模式,解决好学生“成人”“成才”“就业”问题。

3、坚持标准引领

对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结合新工科、新文科、一流专业等建设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行业特色与社会服务功能,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4、坚持分类指导

针对高职类学生来源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评价标准上有所区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体现学科知识的衔接、能力培养的衔接。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学位获取、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作出相对合理、切实可行的安排。

三、修订重点

1、落实课程思政。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课程思政目标,鼓励建立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育人目标的支撑、映射关系;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合作,凝练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每门课程。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对接国家标准。深刻把握《国标》精神,认真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切实将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三个一流”建设要求的新标准、新理念、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之中。科学合理设置核心课程,调整优化学分比例。

3、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三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结构延续原有的“平台+模块”的结构,根据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课程平台包括:通识(通修)类课程平台、专业类课程平台和职业(方向)类课程平台。原数学物理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等模块调整至专业类课程平台并更新部分模块名称;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增加专业导论课程;就业指导类课程调整至职业(方向)类课程平台;原实践教学(集中实践环节)设置为模块课程。各专业要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推进项目教学。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确保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

4、加强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在素质拓展部分融入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将实践教学特点与劳动教育内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求,整体优化设计实践教学,突出关键实践环节,使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科研训练、专业竞赛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交叉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人文、艺术、法学类专业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原则上不少于总学分的30%,理、工、经管类专业原则上不少于总学分的35%。通过系统有效的实践教学训练,切实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6、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基础教学单位需按照学校总体要求,结合有关文件精神,调研同类型高校,改革教育教学内容,落实课程思政,夯实通识(通修)类课程基础;关注本校不同专业需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各专业紧密联系,适当增减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特色,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动和有效连接,服务好专业发展,共同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7、体现高职特色。高职本科学生全部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职业技能较好、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较强。建议对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在对接《国标》保持本科课程体系科学性的前提下,作出适当调整。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可适当降低难度、增加学时。减少与职业方向关联性较弱的课程及内容,增加实践性环节的课程和学时。专业课程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理论前沿课程,降低理论课程的深度,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和内容,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

1、通识(通修)类课程平台

通识(通修)类课程平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语、体育、军事、健康教育、艺术与审美、人文社科、科学素养、创新创业,以及素质拓展。其中,所有学生必须分别选修2个学分的大学语文(属人文社科)、艺术与审美类课程(艺术类学生除外)、创新创业类课程,共计6个学分。此外,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管经法艺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的科学素养类课程。学生还须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修4个学分的学校提供的其他通识类课程。共计12个学分。素质拓展包含双创实践、文化素质活动内容,共计2个学分。劳动教育等内容,共计4个学分。

通过丰富多彩的通识通修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2、专业类课程平台:专业类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是二级学院相近专业按照学科基础设置的课程,着重于建立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奠定学生专业发展基础。鼓励跨学院建设相近专业共用的大平台课程。

2)专业课程模块课程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设置,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专业核心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每一个专业要在专业类平台所设置课程中遴选5-8门专业核心课程,以“*”标明。

3)实践教学模块:各专业应主动打破专业边界,与社会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独立和完善的实践(包含实训、实习等)教学体系。学院在安排本专业的综合能力实践和毕业实践时,应将实践内容和时间打通安排并有机融合。

4)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设置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需要,开设学科前沿、专业交叉、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发展潜能,拓宽专业知识面。

3、职业(方向)类课程平台:以行业和岗位群共有技术逻辑体系为依据,各专业要设置多个职业(方向),构建若干职业(方向)模块,瞄准就业方向,体现我校及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各专业原则上必须保障至少两个职业(方向)模块能够完整开设。其中,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属于近8年批准增设的新专业可只设置一个职业(方向)。产业学院设计的职业方向模块课程进入相关专业的职业(方向)课程平台,参考创新创业学院每学年发布的修读手册。

1:课程体系框架表

课程平台

课程模块

建议学分

备注

通识(通修)类

55学分)

思想政治教育

17


外语

16  


体育

4


军事

4


健康教育

2


人文社科

2

必选:大学语文(属人文社科)2学分、艺术与审美(艺术类学生除外)2学分、创新创业2学分;另,理工科类必选人文社科类2学分;文管经法艺类必选科学素养类2学分;

任选:4个学分;共计12个学分。

艺术与审美

2

创新创业

2

科学素养

2

素质拓展

2


专业类

80110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

2555

  • 包含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类课程(高职本科类可以适当增强)

  • 增加《专业导论》

专业课程

2555

实践教学

2055

  • 高职本科类可以适当增强

专业拓展课程

1030

  • 高职本科类可以适当减少

职业(方向)类

11.521.5学分)

就业指导类课程

1.5


职业(方向)1

1020


职业(方向)2

1020


职业(方向)3

1020


产业学院开设的相关方向

1020



五、学制、学分要求

1学分。课程总学分原则上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设置,暂无国家标准的专业则参照同一类别相近专业:四年制本科理工类180左右(不含素质拓展)、文管经法艺类170左右(不含素质拓展)。各专业课程安排应根据每学期教学周数循序渐进、张弛有度,一般周学时控制在22学时左右,低年级可略高。

2学分/学时换算。理论教学:1学分/16学时,其中通识(通修)类线上选修课程1学分/32学时。实践教学:上机操作为1学分/32学时,体育课1学分/48学时。利用实验平台操作及各种实践形式课程为1学分/24学时。原则上学时需以8的倍数进行设计。

集中进行的各种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每周为1学分。毕业设计环节必须安排≥12周,计12学分,毕业论文须≥8周,计8学分。以周为单位进行的教学环节,每周计1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