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114讲顺利举办——南京工程学院史翔教授作“轨道交通‘第一门’如何铸成”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3-06-06浏览次数:10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开放包容的宗旨,汇集各领域名师大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2023年,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学者来到我校,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能够立足时代,能够把握未来!

530日晚上,我校邀请南京工程学院史翔教授作“轨道交通‘第一门’如何铸成”的通识讲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汤文成教授主持。汤院长介绍,史老师是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江苏省 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 省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创业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南京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在轨道车辆自动门的“锁闭”、“运动”等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康尼公司轨道车辆自动门产品已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全球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近10年,其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45余件,发表专著1部。


史老师围绕“一幅画”、“两扇门”、“三个一”三大主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四次创新发展的跨越中,一所普通院校走出的一群平凡人成就了一番非凡事业的创新故事,用最朴实的语言向三江学子们传递着“坚持创新”的康尼力量专家的整场讲座掷地有声、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精彩纷呈。

一、一幅画

史老师通过讲述康尼机电30年创新发展的历史画卷,道出了康尼机电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成长为上市公司,为国家的地铁、高铁自主国产化的经济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发展历程。

二、两扇门

史老师讲到,从1992年成立时的校办厂到如今的上市公司,康尼机电在30年中实现了4次跨越。第一次跨越,1994年,电子连接器被铁道部指定为更新换代产品;第二次跨越,1997年,干线车门替代进口;第三次跨越,2003年,城轨车门实现自主国产化;第四次跨越,2014年,高铁车门全面应用。

史老师介绍,自己参与了从地铁门到高铁门的跨越。别看高铁车门不足2平方,但一开一合却关联着机械、材料、控制、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复杂机电系统,高铁的车门成为高速列车十大关键部位之一,也被列入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的研究项目。

而当时遇到的高速车门四大难点便是“三高一无”,“三高”是指高气动载荷、高寒和强风沙、高强度电磁干扰,“一无”则是时速350公里车门的相关标准在全世界还是一片空白。针对高气动载荷对车门的危害,史翔带着研发团队,无数次的实验与调试,发明了“内置塞拉”运动的新型门系统,既防止车门外脱,又巧妙利用气动压差实现车门更加密封,极大提升安全度与舒适度,成功破解高铁四大难点,“复兴号”首发动车组上的车门全部用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康尼产品,复兴号高铁 “和谐号”上的车门也逐步被康尼产品广泛替代,开启了我国高铁车门自主国产化的进程。

三、三句话

史老师介绍,康尼机电创新发展30年间,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一所普通院校走出的一群平凡人成就了一番非凡事业的创新故事,着眼从“制造”到“智造”,成就出康尼机电的轨道交通“第一门”,并为国家培养出了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涉足广泛、包罗万象;各行专家博古通今、字字珠玑、引人入胜、韵味无穷,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通讯 孔令雅芯 王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