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传》导读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3-05-09浏览次数:10

  

2020年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10周年。肖邦被誉为音乐诗人、波兰音乐之父。“他既不是波兰人,也不是法国人或者德国人,他来自更高贵的地方,来自莫扎特、拉斐尔和歌德的故乡。他真正的国籍是诗歌之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

一、从华沙到维也纳,再到巴黎

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流落波兰为贵族家管家。肖邦具有一半法国血统、一半波兰血统。幼年生活朴素,父母没有过人的音乐才能,母亲扮演了钢琴启蒙老师的角色,教师兹维尼给了肖邦即兴演奏的空间,并以德国古典音乐培养他。师从兹维尼两年,年仅8岁的肖邦出版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洛奈兹舞曲,并首次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表演。

1826年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他创作涉猎广泛:清唱剧、歌剧、交响曲、钢琴变奏曲、回旋曲、舞曲以及一度非常有名的《受难曲》。艾尔斯纳老师独具慧眼,对他小心翼翼引导,允许他创作自己的音乐。

肖邦在柏林时内向腼腆,到了维也纳却一改常态变得非常胆大。他把《“把手给我”变奏曲》卖给哈斯林格出版商,并如期举办了音乐会公开演奏这部曲子。维也纳聚集着众多的钢琴家,肖邦因为性格,似乎原地不前。期间他创作了表达波兰深受苦难的练习曲。1831年9月中旬抵达巴黎,巴黎从此成为他的家园。他在巴黎很快得到流亡到巴黎的波兰贵族的赏识,过上了无忧贵族生活。

二、具有独创性的天才与严谨的钢琴教师

肖邦身高一米七左右,有着蓝灰色的眼睛、富有光泽的深黄色头发、凸出的鹰钩鼻子。他性情温和,和蔼可亲,与所有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总是笑容可掬,很少让人洞察到令他焦躁不安地内心悸动。

肖邦是位古典主义者:曲式、品位和风格代表着一切。他推崇巴赫与莫扎特。除了肖邦本人外,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演奏他的音乐,并且给它以峰回路转的感觉,这种出人意料之感正是肖邦的音乐最优美的地方。作为诠释者和作曲家,肖邦是自成一体地艺术家。

在肖邦的音乐和弹奏中,人们见不到为任何技巧而技巧的痕迹。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像他那样完美地控制力度的细微变化。将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改编成人声的想法正是肖邦创作观的核心。异常丰富的乐思(旋律、和声、节奏和结构),经过极度苛刻的精雕细琢。

触键与句法是一切。他公开宣称,句法处理应该像人们说话一样自然、有效。“如果你想弹琴,你就得歌唱”这便是他的口头禅。肖邦对待学生彬彬有礼,耐心十足但又不依不饶。

三、内心腼腆与被爱神眷顾

艺术家的内心敏感又多情。肖邦腼腆、克制、优雅,气质高贵,经历了三段类型迥异的爱情。

第一段爱情爱得卑微、小心翼翼。《e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浪漫曲”,被视为写给女高音歌唱家康斯坦斯的情书。”可是每当我写出任何东西,我都想知道你是否喜欢它。我认为我的第二首e小调钢琴协奏曲在你听过之前将毫无价值。”

第二段青梅竹马,被棒打鸳鸯。玛丽亚是肖邦家族好友家的女儿,两人一见钟情,奈何对方父母认定女儿不能嫁给一位体质如此脆弱的男人。这场爱情不疾而终,玛丽亚将和康斯坦丝一样,成为一个未能触及无法获得的浪漫理想。

第三段依恋如母亲般关照他身体与灵魂的大女人,两人终是不敌生活的琐碎和价值观的冲突。

乔治·桑是肖邦生命中陪伴最久的女人,一个穿着男装,带着两个孩子,抽着雪茄的色情作家。她代表着一个母亲的形象,两人彼此吸引欣赏。她陪伴肖邦9年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

    肖邦39岁终因肺结核卒于巴黎家中。一代天才音乐诗人陨落。


导读教师 贺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