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51讲顺利举办——苏州大学周永博副教授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场景、舒适物与文旅融合”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1-05-03浏览次数:439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和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是我校落实“三教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429日下午我校邀请苏州大学周永博教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场景、舒适物与文旅融合”的通识讲座,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丽教授主持。王院长介绍,周永博老师是苏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地方品牌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国家全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专家,江苏省旅游学会专家智库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于旅游地理想象与游客情感体验的大运河“城河共生”场景重构”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文旅部科研成果奖3项,各级政府科研奖十余项。


王丽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围绕“大运河城河共生关系变迁、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文化带建设与城市发展逻辑、文化带建设与城市发展逻辑、 舒适物理论与国民舒适物、沿线舒适物建构面临的问题”方面展开,精彩纷呈。



一、大运河城河共生关系变迁


老师先从历史上大运河的作用与现代大运河的作用说起,历史上大运河曾是生计所系,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审美,引领者时尚的生活方式,南来北往的客流,物流使大运河成为真正的“生命之河”。伴随着沿线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大运河逐渐沦为生产工具,沿线城市与大运河的关系由多元共生蜕变为生计共生。周老师提到在思考如何把大运河打造为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今的城河关系已经显著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甚至与十多年前也有明显不同,应当顺势而为


二、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


习近平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视察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如何落实“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周老师从五个方面带给我们以启示:一、以双效统一为原则,引领大运河文旅融合行稳致远;二、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带动大运河文旅融合切实落地;三、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打造大运河文旅融合标志性载体;四、以创新业态为抓手,推动大运河文旅融合转型升级;五、以协同发展为保障,推动大运河文旅融合共促共进。


三、文化带建设与城市发展逻辑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阶层是增长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城市之间竞争的制胜关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以文化为区域发展赋能,在场景打造方面有所作为。而文化旅游从局部效益到全城赋能,文旅能够提升城市空间,能够改善居民观念,能够引导公众行为,能够擦亮地方品牌等等。


四、舒适物理论与国民舒适物


新芝加哥学派“场景理论”认为,“场景”由众多舒适物及其相关场所构成。场景不仅是各种舒适物的组合,更是体验、意义和情感的载体。一座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隐藏在社区、建筑、风俗、社会活动、人口特征之中,并外化为城市空间中的“舒适物”。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并非抽象,而是具体表现在其众多场景舒适物体系之中。场景所蕴含的文化与价值观,透过符号和信息形成文化认同,吸引人力资本、催生创意产业、推动区域更新与转型。因此,场景理论在大运河文化带/国家公园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舒适物体系是后工业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价值载体。


五、沿线舒适物建构面临的问题


老师指出,大运河沿岸舒适物构建也不全是十全十美的,它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舒适物数量缺乏、舒适物结构失衡、舒适物特色缺失、舒适物传播不足、舒适物战略缺位。如枫桥景区舒适物布局以文物古迹为主,兼有一些商铺、旅游纪念品商店,风格包括古建筑、仿古建筑和现代卷帘门店面。餐厅、饮品店、住宿较少,小而精的展演空间不多;而巴黎塞纳河畔舒适物分布有巴黎圣母院和较多景点,游人如织。岛上大部分都是古老的住宅区,狭窄的街道、小巧的店铺,和众多的极富典雅风格的法餐厅、咖啡厅,堪称繁华巴黎中心难得一片远离喧嚣的宁静绿洲。

讲座最后,周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当前,大运河沿线区域城河关系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一些“后工业化时代”特征开始显现大运河国家战略应当顺应趋势,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积极响应城河关系变化包括南京在内的运河沿线城市应重视城市空间的文化与价值观表达,以消费活力吸引人才建立并完善符合当地文化、体现未来趋势、面向全球公众的舒适物体系;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完善国民舒适物供给体系,擦亮国家名片、推动沿线更新与发展。

我校“三江通识大讲堂”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校团委、校图书馆、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二级学院等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强调通识教育,培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社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


通讯:于苏皖、王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