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校区: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举办,本次大赛将聚焦“五育”并举的双创教育实践,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事组织形式,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百国千校、全球最大的一场创新创业盛会。
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力争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学校决定举办2021年三江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现将有关申报参赛相关事项进行预通知,具体要求以后续正式通知为准, 请各学院对重点项目进行摸排,请各创新创业团队做好参赛准备。
一、参赛项目要求
全体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2016年6月以后)的毕业生。请 各学院重点挖掘成功创业、正在创业的校友资源,引导校友参加“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赛道及组别
1.高教主赛道。根据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三、赛程安排
(国赛、省赛文件尚未下发,具体流程及时间以后续补充通知为准。)
1.项目挖掘和培育(4月-5月中旬)
学校组织沙龙、交流会等活动,通过搭建参赛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为各学院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支持,形成合力,做好资源互补,形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参赛团队。本阶段主要进行宣传动员、组建团队,挖掘和培育项目尤其是毕业5年内校友的创业项目,深入开展市场调研, 撰写项目文本,开展系列培训。
2.报名与学院报送材料:请各学院统一将大赛报名表(附件2)、报名项目汇总表(附件3),以及商业计划书及相关附件电子版在5月16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待省厅文件下发后,各学院组织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进行报名,各学院报名项目数量不得低于分配指标(附件1)。
3.学院初赛(5月17日-5月30日):各学院在前期报名的基础上,于5月30日前完成学院初赛,初赛评审方式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并遴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校级比赛;各学院将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发送至指定邮箱,推荐项目数量根据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实际报名数量的20%确定。
4.校赛评审和校赛决赛(时间待定):学校组织开展校级决赛,评出获奖项目,并择优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5.比赛训练营(时间待定):学校将组织各赛程的参赛团队进行大赛分析、案例讲解、商业计划书撰写及项目路演的课程培训,参赛团队修改完善并重新提交参赛项目商业计划书, 具体时间安排待定。
6.省赛(8月中旬)。
四、奖励扶持政策
1.对于在校赛及校赛选拔后参加省赛和国赛中取得奖项 的参赛团队,按以下标准给予项目扶持基金:
获奖级别 | 一等奖 (金奖) | 二等奖 (银奖) | 三等奖 (铜奖) | 备注 |
国家级 | 250000元 | 100000元 | 50000元 | 1.获奖在校生可依据《三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置换课程实施办法》给予课程加分、免听、免修等,也可按《三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认定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2.获奖项目可优先申请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由学校推荐至校外创业园区;学校将根据评审结果,将在创业团队建设、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并协助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天使投资基金的资助。 3.项目扶持基金中的个人奖励不超过5000元,其他经费用于资助项目建设和成果孵化。 |
省级 | 25000元 | 10000元 | 5000元 | |
校级 | 2500元 | 1000元 | 500元 |
2.对于指导学生在校赛及校赛选拔后参加省赛和国赛中取得奖项的指导教师,按以下标准
给予奖励:
获奖级别 | 一等奖 (金奖) | 二等奖 (银奖) | 三等奖 (铜奖) | 备注 |
国家级 | 250000元 | 100000元 | 50000元 | 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认定等同于省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二等奖,获国家级金奖认定等同于省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一等奖,并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主要依据。 |
省级 | 25000元 | 10000元 | 5000元 | |
校级 | 2500元 | 1000元 | 500元 |
3.对于在校赛、省赛和国赛中组织工作得力、成绩显著的学院,按以下标准给予奖励:
获奖级别 | 奖励 | 评选依据 |
国赛优秀组织奖 | 40000元 | 获得奖项 |
省赛优秀组织奖 | 20000元 | 获得一等奖,或获得2个二等奖,或获得3个奖项 |
校赛优秀组织奖 | 5000元 | 根据各学院申报总数和获奖数进行综合评定 |
五、注意事项
1.请各学院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赛事宣传,让广大学生(包括5年以内的毕业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促使师生广泛参加。各学院报名项目数不得少于学校分配名额,学校将公布各学院参赛报名情况,以各学院参赛项目数量为依据,参照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参赛数量要求和考核奖励措施,学校将对超额完成报名数量任务的学院奖励 100元/个超额项目(报名项目必须材料齐全经认定为有效参赛后方可奖励,每个学院奖励不超过3000元),奖金由学院统筹使用或分配。
2.鼓励“师生共创”项目参赛,支持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鼓励“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项目参赛,支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 厚植爱国情怀,聚焦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振兴;鼓励符合条件毕业学生参赛,支持学院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发现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3.参赛项目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校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根据《三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凡是成功报名且有效参赛的团队成员给予创新创业教育选修学分0.5分,获奖的团队成员根据奖项级别给予创新创业教育选修学分 0.5-8分不等。
4.所有立项的 2021年校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必须报名参加本次大赛,否则不予结题;大创项目团队必须以在研项目为基础参加互联网+大赛参赛,参赛项目团队可在 大创项目团队的基础上调整并增加相关学生。
六、材料报送要求
1.请各学院统一将大赛报名表(附件2)、报名项目汇总表(附件3)、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以及商业计划书及相关附件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项目电子档材料命名规则为“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学院”。
2.请感兴趣的师生和报名参赛师生加入QQ交流群:781041140 , 以便收到下一步通知 。 大赛工作 邮 箱:sjucyfwb@163.com;联系方式:刘玉梅(短号7900),办公室:行政楼 5722。
附件 1:三江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参赛项目名额分配表
附件 2:三江学院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附件 3:三江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项目汇总表
附件 4:三江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 5:各赛道方案和评审方案
附件 6: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提纲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