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前行力量】功不唐捐,天道酬勤----邹超
发布人: 孙传峰 发布时间: 2014-12-03 访问次数: 230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更是一个广阔的平台,4年的时间总是很匆匆,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如何展示自己,如何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4年后能够骄傲的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是学弟学妹们需要思考的。09年我通过专转本考试进入三江,因此格外珍惜接下来2年的大学时光,当时并没有幻想着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只是想着从这走出去的时候必须要有底气。
      我的大学总结下来就是:读了几本好书,遇到了几个好老师,交了几个好哥们,做了几件疯狂的事。
      现在有一个说法:学龄前儿童提前读书,中小学生被读书,大学生不读书,工作以后重新读书。有人说大学不读书是对中小学被读书的肆意反弹,但还是建议大家有空多去逛逛读书馆,情侣的话可以把约会地点改在读书馆,恋爱进步两不误。
      在大学里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好书有:第一本书,书名不太记得,是华中科技大学已毕业的学生写的一本合集,主要介绍了大学4年如何去度过,我觉得新生可以找来读一读;第二本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大家作为在校生正处于依赖期,但我们要为今后踏入社会做准备,那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具备高效能人士所具备的的习惯和素质: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第三本书《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乍一看是一本关于推销员专业知识的书,但并非如此,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是不论今后我们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员,销售的产品是自己,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同学、老师、同事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喜欢自己、信任自己。
      人生有三悔:遇良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好的老师可以是专业上的权威,比如教我们林昕老师、杨栋老师、王尧老师,上课思路非常清晰从来不用看教案,还引导我们学习知识不可以仅仅局限于书本,也鼓励我们课后自学到图书馆查行业最新资料,遇到这样权威的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主动与她交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咱们学院很多老师跟企业交流比较密切,更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且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申请了横向课题,有实力的学霸可以及时跟相关老师沟通,以至于在做毕业设计时不至于“闭门造车”。好的老师更会是学习上工作上的领路人,大三的时候参加林昕老师组织的楼宇智能化兴趣小组,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林老师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兴趣小组经常组织活动,鼓励我们参加一些智能化行业的会议,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现在咱们学院已经成立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跟林老师聊天的时候了解到就业前景非常不错。
      大学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同学,同学之间的交往一般没有功利性,都比较单纯真诚,在大学里建立自己的同学关系网也很重要。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共同参加过话剧团、舞蹈社,还一起去市里的茶馆说相声,一起组建过我们的“启贝教育国际集团”,一起卖过鞋赚生活费,每当新学期开始就做起贩卖手机卡的生意,所有的活动增进了我们的友谊,提升了我们的交际能力,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我总是特别的欣喜。感谢我的大学。
      11年毕业时,我选择了直接工作并顺利进入南京天溯自动化有限公司,同时也为自己确定了一个五年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成为一个智能化领域的顾问型销售,我打算从技术做起,我的第一个职位是智能灯光调试工程师,或许因为我的那份认真与执着,不断的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以感谢信的形式反馈给我的公司,显然调试工作对于我来说得心应手。接着公司让我慢慢的接触项目管理工作,我由一名现场调试工程师转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这一段时间是正真提升我能力的时候。
      在完成福建7个万达广场的项目管理工作后,我被领导任命为技术主管开始培养新的技术人员,当时下面带了几个人,这段时间让我学习到了如何去带领一个团队,目前这还是我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之一。
      转眼到了2014年,我经猎头公司引荐进入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苏南地区的智能化产品销售工作,离我的5年规划目标更近了一步,刚开始从事销售工作时没有自己的关系圈,几乎每天都需要去应酬慢慢的积累属于自己的客户关系,让两个陌生人彼此信任我尝试了多种方式,写感谢信、发明信片、若干次的技术交流、不停的拜访,目前我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户关系圈。我相信唯有真诚与共赢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我一直在努力,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的大学是丰富多彩的,我也希望在我45岁时回首过往的岁月不会让自己感到遗憾!“功不唐捐,天道酬勤”跟大家共勉!

版权所有 © 2002-2006 三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数字媒体技术部   你有任何建议请联系:Webmaster@sju.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