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张凌然:参加“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苏省微课比赛微课制作培训会议小结

发布者:张万钰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次数:154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等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为进一步贯彻《指南》和《国标》精神,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设立微课比赛,并在赛前组织相关的微课课程制作培训会议,希望借此推动广大高校外语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主动参与微课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本届微课大赛也为切实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对于微课的利用和制作,我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自己平时会参与一些网络课程的学习,也会经常观摩到优秀的微课,并且我也一直认为微课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日常教学工作也有实际的推动作用。所以今年我报名参加了此次外语教学微课大赛,希望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微课教学能力。

  

难能可贵的是,参赛前组委会组织的微课制作培训会议为参赛老师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交流机会。现场制作微课的流程更是给了参赛老师更为直观的微课制作体验,也为参赛老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微课制作途径。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让我印象深刻的包含3个环节。8月24日下午的名家讲坛由王海啸老师主持,王老师展示了“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历年获奖微课,并请获奖老师为大家解说设计思路以及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为使参赛老师们在学习讨论相关微课的设计思路的同时,也能汲取往届微课的制作经验,从而更加优化自己的微课设计方案,并及时作出调整。同时现场王老师和李霄翔老师的精彩点评也让我们知道了评审老师的评审标准,从而能做到对症下药,制作出更加符合参赛标准的微课。当然各种类型的微课根据制作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肯定会有差异,但是了解并掌握更高标准的参赛微课的制作规范和要求无疑有助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微课制作。来自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王平老师以其精彩的翻译策略微课获得往届比赛特等奖,他在分享自己在微课中总结出的精辟的翻译原则的时候指出,不管微课制作的多么精彩,形式多么吸睛,最终还是内容为王。所以在设计微课教学思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能打动学生并让人印象深刻的学习策略或是信息框架,以帮助观众在短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信息点。对于这一点我也深表赞同。为了准备这次大赛我平时也观看了不少微课,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微课无一不是结构精巧,重点突出。在一到两个知识点上有老师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分享,再加上一些设计独特而富有趣味性的互动环节,就最够吸引人了。所以我在选择自己的微课课题时,也没有特意追求剑走偏锋,而是试图通过深入挖掘最耳熟能详的“美国梦”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更加系统性和辩证的认知。内容不在深,而在精。


历届微课大赛获奖教师王平老师展示及分享


第二天的微信制作流程及软件操作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我们主要学习了Focusky这一软件的使用。也是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了这一款比PPT更加方便,并适合微课制作的软件及简单的操作原理。掌握这一软件的使用特别有利于日常教学中的微课制作。更为优化的PPT制作,录屏,录音等功能的集成,使得微课的制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FS 软件操作培训

  

最后一天培训课以需要现场录制的老师为主。按照会议通知的提醒,我事先已经做好了微课课件并准备好了逐字稿,通过和制作团队的前期沟通确定了制作方案和具体需要的棚拍和录屏页面及构图。这是我第一次进棚录制微课,平时观摩和自己录制的感觉还是很不同的。包括衣着,一些相应的为了配合后期合成的手势和姿态,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格外注意。面对镜头偶尔也会出现不自然和肢体僵硬的情况。虽然有提词器的提示,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调节语速,并配合PPT展示。整个拍摄过程循序渐进,从一开始的频频NG到后来的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效,现场还算顺利的完成了摄影棚的录制工作。我也认识到一堂看似简单的微课的完成离不开一个团队的配合。现场包括摄影、打光、提词、收音、场控等人员在内,都为一节精彩微课的诞生二努力工作。而制作微课的老师,更像是一个总导演兼主演,把握着作品的脉搏,并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投射到作品当中。


现场棚拍


在整个培训过程当中,和其他老师的沟通交流也为我的微课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所以我认为这次微课大赛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从中获益良多。可以说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开拓了一个心得领域,让我迫不及待想要将所学融入所用。也期待今后能制作完成更多优质的微课程用于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