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促进广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逐年提升

来源: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  作者: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发布时间:2023-07-15  查看次数:10


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高校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民办)自20205月成立以来,先后推出多个协同举措,促进了中心内联系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逐年提升。

根据该中心近期对17所民办高校16193名学生组织的思政课教学水平抽样调查,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整体印象的满意率(很满意比较满意)2021年的75.93%上升到到2022年的80.72%,再上升到今年的84.22%认为效果一般的由2021年的22.07%下降到2022年的17.45 %2023再下降到14.36%;不满意的学生2.0%下降到1.82%下降今年的1.41%学生对教师的师德满意度由2021年的82.84%提升到2022年的84.90%,再提升到2023年的88.68%。其中,很满意的占50.34%,比较满意的占38.34%

学生对各门思政课主课的收获率也达到了83%以上。如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感到有收获或收获很大的占83.13%,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感到有收获或收获很大的占83.51%,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感到有收获或收获很大的占83.31%

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民办)是由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承建并联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民办高校参与的省级教学平台。针对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协同中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发挥所在高校的思政课名师优势,整合中心内部资源,先后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补短板、强技能、提素质的要求,并推出了强化基本素养、强化教学能力、强化实践技能,强化基地建设、强化骨干培养等“五个强化”的协同举措。

强化基本素养,就是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与理论素养,协同中心联系的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尤其是政治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高校如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采取师德一票否决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协同中心多次有针对性地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理论宣讲与答疑辅导。

强化教学能力,就是通过组织示范教学观摩和教学能力比赛,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理论解读能力。协同中心多次邀请省教学名师和在省内获得高职教学比赛一等奖的青年教师做示范教学,每年组织一次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在总结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推出并在协同中心联系的高校推广了在“问题准、思路准、解读准、资源准、实践准”五个环节上下功夫的思政课“五准”教学法,探索了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知行创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技能,就是通过指导青年教师接触社会和参与实践以及协同组织思政课实践活动,增强青年教师对百年党史的了解,提升其实践教学组织技能。如结合党史学习,协同中心组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政课实践活动和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展示活动,开展了依托社会大课堂的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服务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协同中心还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到延安、瑞金等地实践考察,先后有200多名教师参加了实践活动。

强化基地建设,就是通过加强校内红色场馆的建设,打造思政课教学传承红色基因的沉浸式课堂。如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分别建设了党史馆或“四史”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收集党史微视频建立了党史教育资源网络资源库,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与科教兴国”的专题网络图片展。

强化骨干培养,为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协同提质行动的开展,协同中心推出了“组团式协同带徒法”,要求每个学校的马院推荐一名思政课导师,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协同中心组成导师团,分片交流与个别指导,力求通过“中心组团+院校协同+集中辅导+个别带徒”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中心已经聘请了14名导师,确定了第一批带徒的青年教师。


通讯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王素芳 黄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