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卞璐培训总结

发布者:张万钰发布时间:2017-12-06浏览次数:133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卞璐培训总结

20171125日-26日在广州举办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

1.传达、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

2.总结教指委五年工作,教育教学典型案例交流;

3.“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成果汇报。

期间,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各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交流,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第五届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论坛由教指委领导做主题报告,邀请相关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负责人就各自院系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改革实践做大会报告及专题报告,并邀请电子信息类器件、设备与系统研发与生产方面的知名企业专家做特邀报告,从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角度,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会议,收获很多。通过会议的学习,使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为完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和如何进行本专业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路。现将参加会议的体会和收获汇报总结如下(与大家共享):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第五次工作会议纪要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总结了教指委20132017年五年的工作。2013年在海南召开的第一次教指委年度工作会议制定了2013-2017年五年的工作计划,落实分工了八个工作小组及各组的工作内容,包括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卓越计划指导,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产业合作,专业认证及教材建设,分教指委工作。2014年在贵阳召开的第二次教指委年度工作会议讨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年在成都教指委汇报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调研与分析成果和“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优秀课题成果。2016年在太原教指委对专业认证、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特邀报告,同时汇报了“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优秀课题成果。2017年的第五次教指委年度工作会议在广州如期举办,主办单位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与此同时,2013-2017年五年间在海南、厦门、成都、桂林和广州也举办了一年一次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本次会议总结的教指委五年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312月在海口举办的教指委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组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组,并按照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进一步划分为六个专业小组针对各个专业研制相应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1月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组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同年2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了通用标准起草小组工作会议,4月通用标准初稿出炉并召开了通用标准研讨会议,5月在南京邮电大学召开了教指委标准研制专题会议,6月进行了第一轮广泛征求意见,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针对反馈的意见召开了标准研讨会议,8月又召开了教指委标准研制专题会议并进行了第二轮征求意见,在随后的标准研讨会议中确定了标准最终稿并提交教育部。201411月教育部请基础课教指委审核并返回意见。2014年高峰论坛期间,教指委召开会议讨论并将修改稿提交教育部。20156月教育部返回专家组意见,随后的修改稿征求意见后再一次提交教育部,教育部返回意见后于201512月教指委将修改终稿提交教育部。

2.“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工作

201312月在海口召开的教指委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组件了“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工作组。20141月该工作小组制定了研究工作组工作模式及工作计划,同年3月完成“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征集,共征集到45个问题。2014-2015年度围绕“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分类建设”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立项6个重点项目、37个一般项目。2015-2016年度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立项4个重点项目、23个一般项目。2016-2017年度围绕“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和“青年教师人才培养”立项6个重点项目、20个一般项目。

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调研

201411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调研工作组完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报告就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情况、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落实情况等方面做了调研和分析。针对教育体系的封闭性、优秀工程创新实践指导老师资源缺乏、鼓励企业参与的政策不到位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实施建议。201510月的成都会议上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调研、存在问题分析与建议作了交流。

4.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月教指委启动了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并于20165月和20175月分别启动了第二轮和第三轮的申报计划,重点建设了“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课程群”、“电子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群”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群”,申报图书品种达100余种,目前已经出版90种。

5.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与课程体系导引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6月出版,教指委编写小组编写的《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与课程体系导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架构会有很大帮助和引导作用。

6.建设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联络平台

教指委聘请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谭振辉校长、天津大学郁道银校长、负担大学金亚秋院士为本届教指委高级顾问,聘请电子科技大学于奇、北京邮电大学忻向军、南京邮电大学方萍、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雅琴为本届教指委秘书,聘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陈滨等八位为出版社联络员。2013年选聘第一批协作委员196人,2014年选聘第二批协作委员60人。

7.师资培训班情况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南京邮电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策划和承办的师资培训班已经开了四期了。2016年在南京开办了内容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信息论课程的第一期师资培训班,同年在苏州开办了题为信号类课程群的第二期师资培训班。2017年在北京开设了通信类课程群师资培训班和在青岛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主干课程师资培训班。

8.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兴通讯杯)

2017年教指委组织了由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协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今年6月报名165人,其中提交作品80人。8月在全国四个预赛区比赛,共43人进入决赛。10月在南京决赛,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8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21名,同时举办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

9.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

由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主办、ARMXilinxSTADIGoogle、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在2016年举办了第一届,近千支队伍报名参赛,最后80支队伍进入总决赛。2017年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新设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10.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

由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东南大学、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承办、Xilinx,中国计算机学会,安路,紫光同创,依元素协办的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于20179月向各受邀学校发出邀请通知,10月中下旬在竞赛网站开始报名,1215日通过网络提交作品材料,12月下旬进行初审和复赛。最终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工程奖和企业特别奖。

11.教育部下达的其它任务

教指委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其它任务包括:审核高校专业申请材料,推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品,推荐产学合作骨干企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修订工作、推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推荐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申报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申报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标准相关课题研究”等工作。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教学改革

本次会议也是“第五届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大会上相关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负责人就各自院系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改革实践做了精彩报告,也使我受益匪浅。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郭庆处长的题为《行业特色高校互联网+创新能力培养新探索》的报告。他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开始谈起,接着分享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包括三严四控质量保障机制,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实践教学支持平台构建,能力目标导向漓江学堂,以及过程结果并重漓江工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着力培养适应行业与地方需求、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务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同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所谓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就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于是,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采用兴趣牵引加竞赛驱动的践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郭处长的理念和观念是稳定与改革兼顾,因为稳定是教育的最基本规律,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而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稳定来说,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于是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施了三严四控质量保障机制。“三严”指的是教学体系严谨,教学过程严格,考试考核严格;“四控”指的是培养目标可控,资源条件可控,培养过程可控,培养质量可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创新之根在实践,创业之魂在创新。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三融合四层次,能力渐进培养。“三融合”指课内课外融合,校内校外融合,教学科研融合;“四层次”培养要求是清晰的工程认知能力,熟练的工程实验能力,规范的工程设计能力,可行的工程实施能力。因为桂电相信平台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所以桂电建设了较大规模并在不断扩大中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分为专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又按照不同级别分为国家级实践平台、省级实践平台、校级创新实践平台和院级创新实践平台。从学校到每一个学院都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依托创新学院联合广西多所高校发起成立了“互联网+”教学平台——“广西漓江学堂”,探索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西漓江学堂的核心理念是创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用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四位一体”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包括在线课程和在线虚拟仿真,线下学习包括和课程竞赛,而其中在线课程、在线虚拟仿真和线下的综合实验都属于课内课程,课程竞赛则属于课外实践课程。

通过这次会议的学习,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有了新的认识,相关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分享也为今后更好地建设我校电子信息专业提供了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