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录音整理之专题十三:教师教学之道

发布者:张万钰发布时间:2017-10-16浏览次数:144

校本培训录音整理之专题十三:教师教学之道

时间:20171013

地点3417教室

主讲人简介:沙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图书馆馆长。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旅游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游景观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含合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主持或参与获得国家级和江苏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参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级社科奖3项,并获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旅游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主持人:尊敬的沙润教授,各位老师下午好,在座的老师有的非常熟悉沙润教授,因为他们是沙教授一路带着成长起来的,有的不熟悉,那么今天之后一定要认识,因为只要能和沙教授在一起聊聊天,你总会有收获。我来介绍一下沙润教授的基本情况:沙润教授现在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图书馆馆长。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旅游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游景观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今天沙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授“教师教学之道”这个专题,我就不多占用宝贵的秋日午后学习时间了,我们掌声有请沙润教授开讲吧,谢谢。

主讲人:感谢李老师的介绍。我不是搞教育教学专业的,但从事教学有一些年头了,如果从1971年算起,到现在离50年不远了,经验教训还是有一点的。我现在图书馆了,所以我觉得今天的讲座也可以说是一个读书沙龙,我接下来谈的很多观点都不是我原创,是我常时间来的读书所得,今天我是结合我的经验教训谈一些学习的体会。当然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大家可能会认为我比较外行,觉得老古董已经过时了,都有可能的,但我认为讲出来总比不讲好,讲出来才好交流。我把今天讨论的主题叫做“教师教学之道”。

我们先来看一个引子,即比较中国和日本的关于甲午战争的试题。中国的考试题多是: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赔偿多少银两?我们偏重事实性记忆。日本会考: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他们偏重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讨论四个专题:教学的哲学追问、大数据背景下对因材施教的思考、教学实施要则、教育三重境界。

一、“教学的哲学追问”

一般的追问有三种:科学的追求求真,艺术的追问求美,宗教的追问求善。这里的宗教不是迷信,而是一个宗教理念的沉积。

()科学的追问:事实判断

科学的追问是事实判断。体现在教学上求真,教学的科学追问涉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理念体现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的适当性等。寻求客观事物的“真”极其不易。讲真话很难,中国传统教育认为:个人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格物” 和“致 知”,出发点很好,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真相。但汉代统治者独尊儒术之后,教育的目的就不是去寻求新知识,而是无条件接受圣人的教导,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以巩固统治者的地位。不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去探求真理。因为这种习惯于接受而不重探求的文化背景,中国的学生都习惯于学习现成的知识而不愿去思考探求新知识。虽然他们读书成绩很好,但是面临着需要创新的探究工作时,常常不知所措。这是丁肇中先生的观点。

凡事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这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科学素养。1919--1920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到中国,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做中学”,认为不从实践而仅凭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胡适、陶行知都是他的学生。杜威100年前就提了现代教育理论“新三中心论”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这和我们现在的理论是相通的。从科学精神来说,教学就应该鼓励学生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我们不否认中国古代有灿烂的科技文化,但那主要还是在经验积累层次上的实用主义。中国历来实用主义盛行,而科学探究很弱,仅满足于技术运用层面。

因为没有刨根究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就缺乏抽象、系统、深刻的科学产生。就拿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来说,源于道士炼丹,用于炮竹、火器,但缺失深入到分子层面深入探究,也就没有导致化学在中国产生。刨根究底寻求规律就是求真。

(二)艺术的追问:审美判断

求美,追问对象的情感精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追问的对象涉及:教学内容本身呈现的美;教学载体(语言、各种媒体)呈现的美; 教育环境的设计、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以及各种课型中情感氛围的营造。

先了解一下孔夫子的上课艺术。孔子的授课是开放的、灵活的、艺术的。

孔子力主恢复礼乐,提倡仁爱,要求学生自由思考,对老师的观点也不是无条件接受。因为上课是聊天式,孔子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分享他人观点的状态,并将理想信念教育带入了一个公共的话语空间和自由的言谈语境之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人的切实体验。孔子教学的艺术方式至今仍有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艺术哲学和手段也都有了极大发展,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您的艺术眼光和所擅长的媒体与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是当今的需要的教学艺术。我们要着力解决“深入”和“浅出” 的问题。深入是从学识的本质层面切入。要吃透您准备讲的内容,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清楚其来龙去脉,了解其内涵外延。浅出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媒体和表达手段,浅显生动地表达出来,让人容易明白。我们认为深入浅出是最恰当的表达;浅入浅出是不到位的表达;深入深出是不妥当的表达;浅入深出是故弄玄虚的表达。

(三)宗教的追问:道德判断

求善,追问的是的思想道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追问的对象涉及: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价值观;教学过程所体现的道德观;老师学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境界是立德树人的基点。道德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维度,也具有一定的幅度。雷锋、焦裕禄、黄大年等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的道德模范,他们的价值追求是道德精神的高标准,能达到的只有少数人,只能是倡导性的;丰子恺说弘一法师到了宗教境界,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只是少数人。法律法规是道德行为的底线,也是“是非”的底线,那必须是约束性的、刚性的。涉及道德的教育既要守住底线,也要导向高标准。 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都包含着相应的发展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是非观,需要从教学层面解读其道德精神的引领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对以上内容作个小结,即专业技术层面:以科学精神为导向,是为真;沟通表达层面:以教学艺术为手段,是为美;立德树人层面:以道德价值为基准,是为善;三者融合贯通,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过程,突显教学的精、气、神。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因材施教的思考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后世认同的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孔子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甚至在回答不同性格学生的问题上,都因材施教。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好的方法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然而,当冉有去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却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使得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孔子解释说:子路个性好胜,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而冉有比较懦弱,我就鼓励他,使他果断一点。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员的材质、个性、基础等条件出发,进行差别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首先是对材进行判断。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在教学前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学习背景,以便因其材实施教学,使教学有针对性。一般地说,老师以自己为中心满堂灌最省事,但对学生帮助不大。好的教学设计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依托所讲内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学以致用。

(二)大数据背景下因材施教的解读

现代已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教学成为对学习者的支持和服务,强调“以生为本”,以前也讲,那是传统的,现在是不一样的,你看因材施教本身就蕴含着“学生和教师并不平等”的潜台词。其观念仍建筑在“以师为本”的基础上。如果“以生为本”,就不是“施”教了。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只有教师才是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强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不考虑学生是否还有老师所不具备的不同类型的“水”,也不考虑发展学生自己找水的能力。而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数据获取能力却往往不比教师差。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并不是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让新技术释放学生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学生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教生互相启发进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就会自由地生长,这样不仅会养成科学精神,也有了新思想培育的土壤。

教学应该形成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的良性教学生态。面向超越教师想象力的未来,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挑战。超越当下的知识层面,深入到知识的探索层面,也可能问题本身当下并无答案,但可以促使学生开创超越想象的未来。

“知识”包括两部分:一是事实;二是联系。事实是单个的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点线构成的网络就是知识体系。“事实”多少决定了你的知识广度,“联系”则决定了你的知识深度。碎片化信息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大脑,让我们始终处于兴奋和喜悦中而难以自拔,这也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信、刷朋友圈的缘故。碎片信息是一些散点事实的集合而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多数情况下只是扩充“点”,而没有增加“联系”,虽然会降低认知成本,但难以被我们“提取”用以拓展知识体系,最终成为了信息垃圾。因此知识体系的拓展在于点与点的联系,就是思维。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系统思维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标准化的教学内容(知识原理类知识)可以利用灵活全面的网络检索、互联网知识库以及逐渐发展的网络课程等,通过学生的自组织学习来完成。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探索性学习,由施教者逐渐转变为助学者。信息数量极其庞大,可轻易获取,但信息本身与思维无关,而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应该结合实际,筛选有效数据,启发讨论,发展思维,增进理解深度。同一个原理运用于不同的具体问题,也会有不同的应用特征和表现,这就是“非良构知识”,那是一种实践中积累的感觉。忽视了实践,缺失了在运用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视角设计、经验积累、组织习惯等训练,也会直接弱化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帮助学生按照“学”的逻辑去寻找自己,“教”的逻辑必须弱化。这样,教师才可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经验、想象力和期望的学生,将来能进入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运用目前尚未发明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那些我们至今尚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因此,上课决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而应更多地分析讨论这些观点、观念或思想的形成和运用,这就关系到思维逻辑、思维层次、思维习惯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性训练。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不否认因材施教在当代仍有意义,但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施教已逐渐发展为更主动的研讨式、专题式的选择性“导学”。

三、教学实施要则

大数据时代必然导致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少的讲授与更多的互动、更个性化的教学和更灵活的学制。

(一)设定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是通过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完成什么任务,尤其是问题的设定是上好课的关键。高质量的“问题”凝练于实践和研究,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立足于探索,体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一次课解决一个“探索性专题”,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探究”上。那些知识性、原理性、结论性的标准化内容少讲或不讲,学生自己会学,要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学。

(二)教学的原则

目标要明确,一定围绕设定的探索性问题组织教学资源。理论要联系实际、重分析,围绕问题去找相关的思路、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重分析,通过讨论引起思考,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了这套方法,小学也可以做大文章,前几天小学生写的苏东坡调研报告也很好。应是真实不虚、有张有弛的,对实例、数据的引用应真实可靠,不能有假。在授课过程中,既有紧张的节奏,又有轻松的气氛,使听课人不断产生兴奋感而导致集中注意。要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的多元并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无论什么模式都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向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语言的魅力:简洁、准确、生动、传神。

我的理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核心不是普通话,而是内容及其表达的语境的创设,要向讲坛高手学习。余秋雨在辞职仪式上听到几位领导对他的高度评价后说:“刚才几位领导对我评价实在太高,就像是把追悼会提前开了”。大家觉得很生动,这多么有趣。易中天喜欢在当代语境中评点历史,他讲“韩信是个待业青年”,“曹操是个很好的老板”。我参考《明朝那些事》介绍朱元璋“童年住的破茅草屋,冬凉夏暖、四面漏风、采光极好。”茅草屋的特点介绍的多详细。下面我重点介绍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先生上课: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当然也有一点喽”。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 ......他的讲学是有底稿的,用毛笔写在宣纸稿纸上,整整齐齐一大叠,......他长篇大段凭记忆引诵诗词,有时候记不起来,楞在台上良久良久,然后用手指敲头三两击,猛然记起,便笑容可掬地朗诵下去……听者愀然危坐,那景况感人极了。他讲得认真吃力,渴了就喝一口开水,掏出大块毛巾揩脸上的汗,不时地呼唤他坐在前排的儿子:“思成,黑板擦擦!”梁思成便跳上台去,把黑板擦干净。钟响,讲不完,总要拖几分钟,然后他于掌声雷动中大摇大摆地徐徐步出教室。听众守在座位上,没有一个敢先离席。

大家看这种表达,多么生动,我们如果能学生一点,就厉害了。

(四)讲授形式

也是多元的,传统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板书重点,这种讲授的优点是系统性好,省事,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多媒体辅助讲授:用多媒体使讲授内容直观化,但容易以“书”为本,忽视思考。专题式讲授(含微课):选出重要专题或知识点,解剖麻雀,师生互动,深入分析,重在探究过程,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

现场讲授:在讲授某个主题时,选择与此主题有关的场景或实验室解剖问题,进行精讲和研讨。自组织学习还有翻转课堂、实践汇报+点评等。

(五)几个关键点

上课就像烧菜,对“配菜”、“制作”、“调味”等各个环节都要认真讲究。

配菜----有主料、有辅料、素材丰富。有些学生面对“高大上”的理论学习内容,会觉得比较枯燥。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把教材从头讲到尾。要放开一面,对标准化的内容要敢于不讲或略讲;抓住重点内容,设定专题,深入解剖。同时对必讲内容由师生共同准备鲜活的素材,引起思考并激发兴奋点。这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

制作----组织表达,把握火候。听课的兴趣来自参与思考和互动。要仔细把握火候,设计开场白怎么说?PPT怎么做?学生课前做什么准备?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引导进入学习的境界,授之以渔。

调味----倾情投入,精益求精。好课来授课人自倾情投入,即便精讲,也要依托鲜活案例进行分析,有观点、有分析、有伏笔、有高潮、有幽默、有互动。授课人态度真诚,教法精益求精,引导恰到好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课后才能回味无穷。

四、教育三重境界

一般意义的教学,教什么?北大厉以宁讲:“教知识、教方法、教眼界”。我认为他讲的很不够。杨振宁计:“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会正确的思维。”我认为讲到点子上了。教学根本上不是“教书”,而是“育人”。

教学的重点:依托所教内容,发展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立足于问题分析和学以致用。这才是重点。教师的德学才识决定了教的境界。

(一)形成境界的前提:德学才识。

1. 德:德乃人之本。私德是爱学生;公德是利益社会。私德与公德不是截然分开的。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话感动了很多人。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教师应该经常用朴实的、真诚的、积极的语言来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员,才是真正育人。

2. 学:学即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层面。学乃师之体。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的传授远比不上思维和能力训练更重要。

学养要积累,既要有广度,也要有厚度,既要广博、也要在某些方面的深入。教师不必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超过学生,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

3. 才:教学技能。才为教之用。教学是寻求教与学、理论与实务、课内与课外、深入与浅出的那个“度”的艺术。度把握太难了。文章写到极处,只是恰好,人做到极处,只是本然,教学也要把握度,儒家叫中庸,也是度的问题。备课、讲课、实践指向都是“学生”,而教材上“现成的资料”只能为育人所用,与学生沟通是育人的关键。才表现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4. 识:做人为学的智慧境界。识乃教之境。“情感”是人对外界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制导情感和态度,也是“识”的表达载体,三者互相交织,难以截然分开。所以课前早几分钟到,可以收心进入上课状态,举个例子,梅兰芳上台演出之前,有个记载讲,他会提前半小时到,入定,然后才上台表演。我们老师也是,早点然后专注、认真、无我、无念地上课。这样您的“学”就能通过上课的“才”转化为您的 “识”,进入上课的境界。

(二)教育的境界

1. 教书境界。表现为以书本知识为本,严重依赖教材和参考资料,把教

学任务当着负担,找不到上课的感觉。在教法上以模仿为主,照本宣科。好多人都要从这一关过来。诊断下来,原因是相关的资料积累不足,解读和分析教学内容的空间狭小;以书为本,立足于教,缺乏上课经验。解决对策:对所讲内容融会贯通,恰当剪裁上课内容,突出重点。认真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讲稿;多听课多分析,积累经验。

2. 教学境界。表现:走出了被动教书的情境,找到了当教师的感觉,能将

教学专题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师的认知体系,并进一步转化为课堂教学体系。授课以教师为本,因材施教,注重方法创新,上课有激情,讲得生龙活虎,学生听得兴高采烈。诊断:已是相当不错的教师,能上一堂受欢迎的课。但教学仅侧重于旁观者论事,运用现代大数据技术不够,自我感觉甚好,甚至在授课内容和技巧噱头上表现过头。对策:教学是寻求热闹与理性、深入与浅出的那个“度”的艺术,着力于“度”的把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所教内容的哲学审视和教育哲学的领悟。

3. 育人境界。表现:超越了授业解惑,把教学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生为本,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教学内容作为信息载体,灵活运用大数据教学资源,利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教学艺术,使学员产生乐于

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已回归到原始基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教师教学的自我愉悦与学生探究的精神升华实现了统一。诊断:已有教学大师的潜质,仍需不断精进。要有肚才,也要有口才,口才不只是讲,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策:多数老师不是“超人”,慧能的“顿悟”在教学境界的提升中不如神秀的“渐悟”那么有效。

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基本功,才谈得上寓育人于教学之中。在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才能有效提炼出教学中应用性的典型专题,通过师生互动,利用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和相关数据,深入探析,发展专业思维。没有专业基本功,立德树人就失去了有效教学这个载体。 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讲出来的道,不是永恒之道,“教学之道”也是很难讲清楚的,一下子全讲明白了恐怕就不是教学之“道”啦。所以好多方面希望大家去悟,我只是分享我这几十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请大家提问。

问:沙院长,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喜欢带手机,手机的吸引力比教学的吸引力比较大,他们用手机玩游戏、看电影,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我觉得你把课堂教学和手机结合起来就好了,同时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你的教学吸引力要提高到超过手机的水平。这不容易但是方向。

现场老师:我对提问老师的问题有一个回应,即我的课堂上是允许学生用手机的,我的很多问题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提出,学生必须及时使用手机参与,他就没有时间玩手机、看电影,要让他紧张起来。

问:我今天很受触动,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很重要,上课上升到思维层次很关键,我的困惑之一是我们的学生上了好多年学,毕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要问老师,我是教研还是工作,我觉得很痛苦的是这么多年,学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哲学基本问题没有明确的思考。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或者说困惑。

答:这个问题太大,我回答不好,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学生学的标准化的东西太多,他的判定和思考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加强思维的训练,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

问:您刚才讲到探索性专题问题,这个作法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学习投入,我尝试过,只有一部分学生配合,还有一部分学生你怎么努力,他都不会动起来,还有一部分学生,他就适合满堂灌。一般说来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答:我觉得三分之一能教好已经不容易了,做好中间,中间有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就很不错了。我刚才说标准化知识不是不教,不是说不,考标准化的东西很正常, 这是另一个问题。通过考试也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是好问题。

问:刚才你说到因材施教,其实老师也有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有的老师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激情表达,所以不大能满足当下90后的学生的授受度。这样的老师有的学生会给老师一个公平的分数 ,有的则不公平,怎么解决呢?

答:我不是很认同你的观点。第一,这类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第二,因其个人禀赋不大擅长用生动、激情、有趣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他能娓娓道来也很好啊,他还可以参加适合他的教学课目,比如参与大创项目、实践教学,他可以组织好教学,让同学当主角,让学生来唱戏,特别同学中会讲的来讲也挺好的。我们的同学中有很多表达能力很好。无论师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沟通,所以培养他们这种能力也好的,也是教育。多动脑子,创造新教育教学方法。

问:沙院长您好,我的问题是当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了很多需要他们创造性完成的作业时,发现他们根本不按我的想法去做,他们多数给你从网上下载、抄袭些作业,我怎么启发都不能让他们动起脑子来思考问题本身。今天我还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和其他班的一样,我批评了他们,但有学生发信息给我说:“老师你打击到我了。”我就不明白我是该严格点还是宽松点?

答:学生一开始案例从网上找,照着念,开始上手这样做已经可以了,但关键问题不能一直这样,你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他们感兴趣的案例。每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案例,然后再引导他思考,效果可能更好些。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方法。比如互相打分等,老师的办法永远要比学生多,才能调动起他们积极性,他觉得你打击了他积极性,说明他很努力了,所以在乎别人的评价。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不够,我认为我们不要标准化,非标准化的东西是好的东西,需要老师花很多精力去做。我们只能慢慢积累。

问:您在对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生有什么区别吗?我发现不同的学生面对同样的课反映不一样?有什么好的方法,区别对待他们?

答:我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是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规律,不同年龄段的是不一样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内在是因,外在是缘,因遇到缘才能有果,那么内在的因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大一大二也不一样,外部条件呢大一刚来,他摸不清什么,所以听话,给我们启发就是老师你的教学要有一些他不明白的,好奇的地方,超出他想象的东西,教学才能吸引他。第二一年级有这些特点给他打好基础,二三年级积累多了,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四年级要和工作结合。在这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下,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一句话,用适当的方法最重要。这是我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