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中日文学観の違い――「詩言志」と「脱政治性」”主题讲座

发布者:张万钰发布时间:2017-06-22浏览次数:48

外国语学院举办“中日文学観の違い――「詩言志」と「脱政治性」”主题讲座












2017年5月31日下午15时40分,在中心教学楼125教室,外国语学院特邀叶琳教授进行了学术讲座,主题为“中日文学観の違い――「詩言志」と「脱政治性」”。

叶琳教授主攻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及其文学理论。历任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日语分会委员、东京大学国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现为南京大学日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专著、译著、编著和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独立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校级社科研究课题多项,自2006年起先后获得“华东地区特别出版奖”、“第7届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社会哲学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叶教授首先分析了文学的载体——中日两字文字的差异。虽然中日同属于汉字圈,日本的文字借用了汉字及其偏旁部首,但两国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汉字形态、语意、语序等方面都有差别。其次,叶教授讲授了中日文学观的差异。在中国,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而在日本,文学被定义为借用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客观世界和个人情感的艺术作品,不具阶级性。另外,中国文学理念的关键词是“诗言志、六义、风雅”,文学作品的功用是托物言志、文以载道、追求理想、愤世嫉俗、净化心灵。日本的文学理念是表达情感,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世界,其主线是咏叹世间万物,捕捉敏感的心理感受。期间,叶教授举了《卖炭翁》《岳阳楼记》《枕草子》《平家物语》等中日两国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作为例子,更形象、更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说明。最后,叶教授从地理环境、民族的多寡、有无外忧内患、感性理性等方面探究了中日文学观产生差异的原因。

本次讲座涉及语言、文学、文化等多角度,立体地阐述了中日文学观的差异,给学院教师既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思路。

(通讯  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