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萧允徽:关于讲课艺术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发布者:李小红发布时间:2014-11-07浏览次数:143

本文原载于《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第1期,第1214页。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关于讲课艺术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萧允徽

(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

 

摘要: 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文章从七个方面对讲课艺术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对推动高校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讲课艺术; 探索和思考

 

讲课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讲好一堂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在不易说

得明白、讲得透彻,主要还是应通过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实践,自己不断摸索,去深刻领悟。结合重庆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学习老教授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有以下一些思考和建议,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但愿对青年教师有所帮助。

一、潜下心做学问,以科研促教学

潜下心来做学问,掌握本门学科内容,具备深厚专业功底,这是讲好课的根本、基础和底子,也是建立自信的源泉。常言道: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以科研促教学”,这是充实内容。拓展思路、发展学科,提高讲课水平的重要途径。以自己科学研究( 也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工程实验等) 的成果和体验为背景去讲课,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心中有数,言之有物。”只有“深入体会”,才能“深入浅出”,使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更具有说服力。

二、注重一头一尾,把握讲课节奏

这好比文章的谋篇布局,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和成败。开篇重要,务必精心构思。要自然切入,引发兴趣,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从一场灾难,一个故事说起,或从一幅车轮,一对大门,一件作品,一幅漫画,一个蛋壳,一串铃声,一个公式,一个算法,甚至是“一滴鳄鱼血”说起,都能一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出新的概念,或揭示新的矛盾,引发新的论题成为一个个精彩绝妙的开篇。切忌迂回曲折、平淡无奇,浪费宝贵的时间。

结尾关键,也应予重视。如同吃花生米,若最后吃到一粒坏花生,则会使原有的满口香气索然变味,结果功亏一篑。不要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而应前呼后应、善始善终; 也不要拖泥带水、画蛇添足,而应画龙点睛、干净利落,形成整堂课又一个高潮。

要注意把握讲课节奏,切忌语速太快、一气呵成,让听者感到听课很累,“消化不良”,而应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理清讲课思路,带着问题讲解

讲课,纲目应有序、逻辑须严密。要理出一条非常清晰地主线,教师据此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地带领学生去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使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成因结果一目了然。教师宜在各转合承接处,适时地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这样,学生会学得更主动,更牢固,更有兴趣。

四、突出重点难点、重视基本概念

重点,是基本要求,是必须“掌握”或“熟练掌握”的内容; 难点,是关键所在,是“拦虎路”。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 重点是什么? 难点在哪里? 更为重要的是要备好教案,在讲课中拨冗去繁,削枝强干,真正能突出重点; 层层铺垫,各个击破,真正能化解难点。这是对教师讲课本领和水平最大挑战和真正考验。切忌轻重不分,火力分散; 求胜心切,破敌乏策。基本概念,是“四基”之首( “四基”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非常重要。它把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通过科学分析、本质概括,升华为理性认识。人们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创立相关的基本原理,建立新的计算方法。因此,对于讲课而言,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要重视基本概念的讲解,要准确无误,要深入人脑,把基础夯实。特别是对经过总结、凝炼而成的关于概念、定义、定理的有关语句、重要段落、前提条件等,一定要花点时间和精力讲,要重点讲,而绝不能照本宣科,一唸了之。关于理工类课质量的基本要求,笔者理解并归纳为“四句话”,即基本概念要准确,基本原理要透彻,基本方法要具体,基本能力要培养。

五、“百花齐放”方针,“亲切接触”战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培养计划而编制修订的教学大纲,是把握讲课内容和要求的主要依据,不得含糊,必须确保; 但具体讲解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则可不必受任何框框、模式的约束,而应发挥聪明才智,大胆改革创新。每位教师都可分析和找准自己的条件和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展示自己的个性,讲出自己的风格,让课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讲课,不要面壁自语,也不要总是站在讲桌后面,远距离地用鼠标和光电笔的红点在大屏幕上晃动指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没法展示教师人格和学术的魅力。要靠近点,再靠近点,面向学生,走近屏幕( 建议可采用教鞭、遥控激光笔) ,“亲切接触”,声情并茂地讲一堂精彩的课。

六、开展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的氛围,有利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课中,不要对学生视而不见,独行其是,而应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启蒙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追求新知。

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和谐统一。谈一个看法: 即使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中国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一道路亮丽的风景线,其特色和优势都已明显可见,因而大力提倡的今天,也仍应充分肯定传统教学方式中板书的重要作用: 它在理清思路、记录重要成果、当场逐步推演、开展师生互动、进行深入剖析、补充新的例题,以及课堂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都大有“英雄用武之地”,而且,板书讲解的速度与学生思维的速度比较合拍,受到学生欢迎,因此,应成为讲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 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而应是优势互补、和谐统一的。

七、提高综合素质,苦练基本功夫

忠于祖国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教师工作,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广泛兴趣,是历练讲课艺术的重要条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筑城规学院一位老教师,为庆祝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业余歌舞团建团 40 周年,曾欣然赋诗一首,写下这样闪光的诗句: “教授当年蹁跹女,专家曾是管弦郎。”多么深刻地提示了多才多艺与教师成才之间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口才”和“笔头”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是传统教学的精华所在。多年以来,练就一付必要的口才、一手流利的书法,并能绘出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享受艺术之美,那是一代代教师所必须勤奋练就的基本功。而如今,能熟练地制作并合理使用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高质量多媒体,则是现代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注重教书,更注重教人; 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浓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这些,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每一位高校教师的天职和毕生追求的境界! 愿与青年朋友们共勉。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

社,2010

2]萧应徽.中国高等教育十年来改革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6) :135 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