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计算机学院“寻访红色记忆,传承英雄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0-08-10浏览次数:1271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铁军精神,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唐丛洁老师带队,并组织召集了计算机院学生会八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他们同行前往各个地方,探访一批战争岁月后饱经风霜却仍老骥伏枥、心念祖国的军人和共产党员。

其中包括了参观三师八旅纪念馆,瞻仰雪耻碑,缅怀陈涛镇革命烈士墓等活动,让同学们回顾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战斗事迹,领略其精神品质,传承其不断奋斗的理想信念,以此来用饱满和昂扬的斗志投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723日,在唐丛洁老师带领下,计算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按计划来到了盐城市滨海县,开展“寻访红色记忆,传承英雄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纪念馆

面见计算机学院师生一行人的是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先生。人要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需要精神的支撑,徐振理先生40多年如一日,潜心挖掘抗战史料,传承红色文化,梳理新四军在盐阜老区的红色脉络。

在纪念馆,徐会长向师生们讲述了该馆记录的苏北抗日历史,以及田守尧烈士和周学洁战士回乡寻战友的故事。

第二站 

抗日雪耻碑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学院众人同徐会长来到了第二站雪耻碑前。

一九三七年,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此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天场人民在国民政府二区区长徐秀倬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侵略斗争。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时许,日伪二十三人疯狂闯进徐丹庄,烧毁包括徐丹小学七间校舍在内的房屋壹佰陆拾伍间,时值银元陆仟零玖拾元,谨立此碑,以谨示后人勿忘国耻,发奋图强。”雪耻碑后的碑文俨然镌刻于上。

第三站 

红色滨海行——寻访抗战老兵”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用血肉之躯铸就民族脊梁,是战争的经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就是“老兵”。当他们解甲归田,褪去那身戎装,却依旧过着那默默无闻,清苦寡淡的生活。他们依然是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险阻,乃见忠诚担当。”

计算机学院师生一行人在此期间一共采访了陈其高,李道芹,栾毅华,马英,孙锦来,汤乃全,王玉恩,吴加伏,于国兰九位老兵和一位当地参战老兵的后人周伯亮爷爷。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孙锦来爷爷坚持每天通过报纸、电视关注疫情发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为疫情中的所有医护人员点赞。”孙锦来爷爷说,作为一名老兵,他对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这些英雄们把一生的热血都挥洒在了他们深爱的这片土地上,他们把他们那一代人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他们谈到过去战争年代的残酷时,不禁也感叹着如今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他们告诫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永远讴歌革命烈士的英勇业绩,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以慰籍烈士们在天之灵。李道芹爷爷叮咛大家,不要忘了那些为国家奉献的老一辈先烈,正是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感到知足,同时把这份奉献精神转化为青年的热血,青年的志气报效祖国。

第四站

陈涛镇革命烈士墓

最后一站,96岁的抗战伤残老兵栾毅华爷爷,徐振理先生,陈涛镇民政刘助理,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部分班子成员和师生一行人一同前往滨海县陈涛镇英雄广场缅怀先烈。

在英雄广场的陈涛纪念碑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等一行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致敬并绕墓一周。随后,徐会长为大家讲述了陈涛烈士的故事,一起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铁血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寻访滨海抗战老兵活动以红色教育基地或具有红色文化元素的地区为实践地,以追忆红色历程、肩负红色使命为主线,以寻访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重走革命道路,慰问革命老兵为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感真情、传文化、践精神。他们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以红色思想武装头脑,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铭记历史,放眼未来,继承创新。

总有一段历史能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段记忆能让我们抒发家国情怀。距离老兵越近,越能触及到战争的残酷,也越能体会到和平的美好;寻访红色记忆,传承英雄精神。距离历史越近,越能感受薪火相传的民族力量。

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如他们一般的人民子弟兵。人民军队牢记根本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