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林啸轩教授来我院做讲座:“夏目漱石‘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与其《心》”

发布者:孙碧群发布时间:2018-04-11浏览次数:1118


2018410日下午340分,在学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二楼演讲厅圆满举行了题为“夏目漱石‘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与其《心》”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和教务处联合举办,特别邀请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林啸轩教授作为主讲人,围绕夏目漱石的集大成之作《心》就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给师生们做了精彩的解读。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在历时1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林啸轩教授围绕小说《心》分别从“夏目漱石‘道义上的个人主义’;先生之死与殉个人主义之道;先生之死与推动个人主义发展”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在导入部分林教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夏目漱石个人在日本文学的地位以及《心》的小说内容,指出小说的中心主题是“树立个人主义”。

首先林教授结合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日本学习院大学所做的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内容,分析了夏目漱石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指出“理性自律”是小说《心》的关键词。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并非国家主义,而是“以道义规定个人主义,强调内指性道德的约束”,“个人主义是以否定自我中心为发展起点的”。

接着林教授指出《心》是一部极富伦理性的作品,小说中的“先生”是“是伦理化的产儿,又是伦理化的育儿”。通过对小说进行严密的文本分析,林教授指出个人主义的要义是“平等”、“公正”,“先生”的思想发展是由“他人本位”演变成“自我本位”的。对于“先生之死与K之死”这一关键情节,林教授认为“先生推测K的死因时,是以己之心度K之腹,流露出与K精神合一的愿望”。其后,林教授又从理性层面和精神层面分析了“先生之死与乃木希典之死”,并得出结论“先生”是“为追求个人主义而基于道义自杀”,“先生之死是殉个人主义之道”。

最后,林教授将小说《心》的主人公放到时代背景中进行解读,认为“先生”之死既是为个人主义而死,又是为明治精神而死,“先生”之死推动了明治精神。

林啸轩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夏目漱石的《心》进行了层层解析,在调动了学生学习日本文学积极性的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地研究思路。


                                        (通讯/摄影:张叶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