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103讲顺利举办——兰州大学王大桥教授作“如何做有‘感觉’的当代人”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2-12-20浏览次数:10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开放包容的宗旨,汇集各领域名师大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2022年,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学者来到我校,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能够立足时代,能够把握未来!

129日晚,我校邀请兰州大学王大桥教授作“如何做有‘感觉’的当代人”的通识讲座。王老师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主任,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学与文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批评。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民出版社“当代美学与批判理论丛书”、东方出版中心“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编委。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学基金以及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文学评论》等多家学术期刊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项目1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批判理论的美学问题研究”。

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200余名学生进行线上观看并积极互动,讲座主要从“我们的感觉重要吗?怎样去定义‘当代’?感觉怎样在当代丢失的?怎样丰盈我们的感觉?”4个方面展开分享,精彩纷呈。

一、我们的感觉重要吗?

王教授提到,人们对世界的感觉有两种,一种是五官认知(感知),个体直接觉知到世界的友善,另一种是理性知觉(理知),通过道理知觉世界,是对个体五官认知的辅助。感觉的概念比较抽象,文学、诗歌艺术都需要它,但我们今天置身于特别缺乏感觉的时代。以疫情时期崔健线上演唱会为例,歌曲并非唤醒了我们的感受,而是撩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情感琴弦。感觉与艺术之间,情感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如果没有情感这一纽带,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艺术对象将沦为和嗅觉、味觉的对象一样,没有审美价值。此时,感觉的基石性更加凸显。

二、当代与感觉在当代的丢失

当代是对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的一个定性界定。从全球来看,当代应该是后现代之后,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为标志以后的时期,时间段约为20世纪40-50年代以后的时期。随着科技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感觉也逐渐疏离与丢失,异化了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感觉。

三、怎样丰盈我们的感觉?

王教授指出,科普尼克经由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装置艺术、摄影、视频、电影、音乐和文学的具体分析,将“慢”作为一种美学策略来获得对当下所蕴含的多重时间性的深度体验,强化对当代加速社会的感知和理解将希望寄托在文学及艺术当中,让文学充分唤醒我们的某些感受,让快速溜走的感觉通过艺术表达出来。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涉足广泛、包罗万象;各行专家博古通今、字字珠玑、引人入胜、韵味无穷,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通讯:王林艳、罗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