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62讲顺利举办——江苏省社科院胡发贵教授作“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1-10-17浏览次数:196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开放包容的宗旨,汇集各领域名师大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学者来到我校,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能够立足时代,能够把握未来!

1014,我校邀请胡发贵教授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的通识讲座胡发贵教授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君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实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文化出版《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等12部专著,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18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独立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省社科基金课题。

胡教授介绍,中国文化中辨识人格、称颂偶像的词语很多,如圣人、善人、士、真人、儒士等等,但就影响的广泛和长远来看,君子可能是首屈一指的,也可以说是妇孺皆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中国文化心仪君子,君子是很让人动心的一个大词孔子曾感慨“得见君子可矣”君子意味着教养、风雅、温润、信赖、卓越,“天下有德者通谓之君子”;它滥觞于三代,成熟于春秋,辉耀于此后数千年,是我中华文明一大人格表征。我们的文化常常将那些令人景仰、令人喜爱、令我们感受到鼓舞的人,称之为君子,近代史上的七君子、南宋宁宗六君子明熹宗朝前六君子戊戌六君子。还冠君子意象于一些特别植物,如四君子(松竹梅兰)岁寒三友等等。本讲座,胡教授从“君子释辞”、“君子释意”两大部分谈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

一、君子释辞

1. “尹”是“君”的本字。”的甲骨文手执权杖,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后来甲骨文加上“口”,表示发号命令,另造“君”代替。造字本义:发号施令,执政治国。又指有地者有权者

2.幼儿甲骨文一幅幼儿的线描, 相对于亲代的子代通称男子的通称

 “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説文解字》

3.“君子”为“官长”从存世文献来看,“君子”首见于尚书:“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教。”(《书· 酒浩》)初指有权力、有位者。孔安国《传》“众伯君子,长官大夫统庶士有正者。”

4.从中西文化差异方面表述“君子”的异同。于中国,“君子”泛指有风仪、品格、修养、文化的男子。于西方,美德(virtue)的拉丁文词根是vir,意思是man(男人),所以,美德的本意是manliness,即男子气概,力量和勇气,即“君子”。

君子释意

王安石所论:“天子诸侯谓之君,卿大夫谓之子,古之为此名也,所以命天下之有德,故天下有德通谓之君子。”古代君子最为核心的含意是有德,那么,何谓有德?

1.君子文质彬彬

君子不是单一、片面的人格,而是多种杰出禀赋的集成。于此,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孔子看来,单一的“质”或独具的“史”都难称“君子”,换言之,君子是合美之境再三强调君子集众美于一身,“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兼具文中的“义、礼、孙、信”四德,孔子的“君子”是一种复合性的、兼综并蓄的人格在孔子眼中,作为君子,集聚众美之德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多多益善的。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是孔子非常推崇的君子品格在孔子看来,“坦荡荡”使得君子区别于“小人”,也是君子的一大特质更具有真诚、磊落之意涵。

孔子择友首选“友直”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主张亲近“友直,友谅,友多闻”,实际上正是强调君子既应富有真才实学,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纯贞之士。

孔子反复强调君子应不护短,不掩过,应坦诚面对一切坚决拒绝那种“死要面子”的虚伪态度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不仅这样教子路,坦称自己有“不知”之处,并不讳称自己的过失,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不难看出,为人真诚质朴光明磊落,是孔子所主张的君子的底色。显示了对君子真诚正直的嘉许

3.君子不伐善

孔子所心仪的君子品质中,谦虚低调也是重要的一项。众所周知,周公作为一代名相,不仅辅佐周成王渡过“兄弟阋墙”的危机,建章立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周代礼乐文明,因此孔子很崇敬他,甚至一段时间做梦没有梦到周公都深感失落,但在孔子看来,如果为人“骄且吝”,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美”,那也是不值一提的。

 “君子不伐善的另一层意思是不争。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里的内涵大概有二层:一是克己守礼,勇于放弃利益和机会,不急不躁,先人后己;二是摈弃好勇斗狠,贪婪咾利,损人利己。故而所谓“矜而不争”,即主张放下身段,礼让他人。如果实在免不了争,孔子也认为应行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在价值取向上,不伐善”、“不争是一致的,都是屈己伸人,意意味着主动放弃、甚至让渡自己的权利,这在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谦卑的低调哲学

4.君子怀德

中国古代君子理解中,还有一项颇具理想情怀的重要内容——“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其意大致是强调君子应更多的思虑、关切和追求仁义道德,而不应沉湎于物欲,耽于眼前的一时一己之安逸折射了“君子怀德”的“安贫”精神。不过,孔子并不一概否定“富与贵”,他认为这也是人的固有追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应特别强调的是,孔子之求富与贵是有前置条件的,那就是“可求”,即须合礼合义,否则,“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之将至而尔。”孔子的立身行事,生动而深刻诠释了所谓君子 “君子怀德”,“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以说,志道闻道,是孔子思想中君子的终极之义。

本次讲座中大量引用史实、典故,阐述了孔子等名家对于君子文化的解读,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带我们走进底蕴丰富的君子文化世界,内容详实,精彩纷呈!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涉足广泛、包罗万象;各行专家博古通今、字字珠玑、引人入胜、韵味无穷,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通讯:邓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