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云端讲台转型“主播达人” 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来源: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欢  发布时间:2020-04-07  查看次数:10

2020年19,临近寒假的前天,我和团队成员刘娟老师、殷楠老师如同往常工作一样,在办公室讨论着2019-2020-2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艺术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寒假期间,根据任务分配,每个老师将自己负责的专题内容进行主题的归纳及案例的收集,每完成2万多字的专题资料汇编

突如其来的疫情,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安排我们三个手忙脚乱。学习掌握一个自己可以熟练操作运用的授课平台,这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容易。难度最大的就是如何在线上如期完成艺术化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技术力量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团队成员不定期的通过微信音频开,文字交流,打破原有计划,重新整合资源,线上教学改革的侧重点放在通过艺术形式的渲染,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首先,从讲授者变成引导利用网络技术整理教学资源,结合各大APP学习平台的优势下载、录制、剪辑符合艺术生可以短、平、快地接收知识的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立体化。单纯将教材内容用线上直播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起初会有新鲜感,时间一长会有视觉疲劳、教学形式单一等厌倦情绪。用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动画、绘画作品等在感性认识上达到共鸣,在理性分析上有独特见解,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第三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打破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将每一节的内容细分出多个任务话题,小组为单位,课前下发任务,小组间自行分配,课中围绕任务或话题进行引导和组织学生,课后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任务进行内容的吸收和输出。最终要达到学生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怀着问题来带着干货回授课效果。

例如,在导论中,给学生介绍完开课说明考核要求及“艺术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将导论的主题:千年第一思想家、走进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展现出来,让学生导论有整体上的把握认知。由于此届学生已经进行过两轮艺术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对自己需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很清楚,每个小组上课都是带着任务、带着问题而来,课下主动和老师沟通反馈,师生配合比较顺利

小组之间还自觉利用网络和APP平台技术,在QQ微信建群,进行任务的商讨和完成等工作。教师要求学生将作业在云班课小组任务活动中完成提交,并设定老师评分组间评分、组内评分,权重为50%40%10%的评价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利用技术进行分享和讨论学生体验感增强创作环境更加轻松、教师利用网络掌握的资料更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艺术表现力更加突出。

你们而感动。此时此刻我们团队的老师因2018建艺院学生而感动,在教学模式的转过程中,让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尝试,不断挑战三尺讲台走上了云端平台,教室走到了屏幕前,从“在线小白”成长为“主播达人”。团成员不断地总结反思,调整讲授内容以适应线教学模式,因为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才有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教学成效。

你们而自豪。因为疫情,封锁了所有人的脚步因为疫情,使原本正常的购物停滞;因为疫情,跟专业有关的很多材料都在学校没有带回家。对于艺术生来说就像战场上没有带枪的士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团队老师在布置任务前也是做好了强大的心理准备,预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学生没有画笔没有材料、商场也不开门小区也出不去…..让我们意外的是任务下达后,没有一个学生不行。老师还担心学是不是不好意思说,询问确定了很多,学生的回答是:“困难存在,但可以克服困难,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材料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模样,没有条件创作条件,创新、创造是你们大写青春里最美的画卷。

课程还在继续,我们一直努力着……

导论部分作


 (供稿: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