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

来源: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24  查看次数:15

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学院介绍
  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5月,前身为学校社科部。在十几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在学科建设、教学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学校党政领导参加,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经常性指导。

学院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基础社科部,曾与人文艺术系、人文学院合署办公;2012年起独立设置社科部;2017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设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等7个教研室,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浙东革命史、东亚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实践等5个研究所。学院组织机构健全,设有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历任主任(院长)王臣申(2004--2012),林长兴(2012—2015),高振强(2015—2018),现任院长王臣申(2018--)。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门课程,凝练学科方向。学院立足地方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重视从底蕴深厚的浙东传统文化、浙江革命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实践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目前学院设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浙东革命史、东亚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实践等5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7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25人。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专业和职称结构,鼓励教师在职读博以及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通过“雏鹰计划”等方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近3年来,学院有8位教师被评为宁波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位教师被评为宁波市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青年骨干教师”,3位教师被评为学校星级教师。

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进行设置课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单独设立2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全校统一使用“马工程”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各门课程均建有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资源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学院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学导问题案例三联法”“历史人物评述教学法”“生活短视频教学法”“学生剧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提高了教学效果。获得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8项。

二、院长介绍


王臣申,男,汉族,山东汶上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承担过中国革命与建设基本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持教育部、浙江省哲社规划、新世纪教改等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