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仲夏,也已90高龄的丁承憼老人在南京市鼓楼区的家里,愉悦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丁承憼老人一头银发,精神矍铄,步伐稳健,谈吐优雅,是原南京大学教授、教务处负责、三江学院首任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峥嵘岁月,初心不易

1929年出生的丁老,淮阴人,母亲吴其瑾一生育有9个子女。在丁老眼中,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热情好客、尊重他人、乐善好施、颇有远见”的女性,其优秀的品格对童年时的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成大器、做大事、要有大作为”的信念很早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1944年,在家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年仅15岁的丁老只身来到皖北阜阳市一个偏僻的地区读高中。少小离家,只因外寇入侵,只为自强报国。读书期间,他自强不惜,勇于争优,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他发现许多儿时伙伴因贫困无法入学读书时,那份责任感犹如千斤重石压在心头,使他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育专业,从此,立志教育的抱负矢志不渝。

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教育系读书期间,学校前辈们对他影响很大,如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的理念;陈鹤琴先生主张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他后来的教育实践和创新都产生了积极的启迪作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他就与几名同学创办了暑期补习学校,投身教育的心情何其迫切。

筚路蓝缕,躬耕教育

1952年毕业留校,他开始了担责、创业的人生历程。在南大工作初期,他就对苏联模式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对严抓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实行成绩量化和口试制度以及全面实施“六时一贯制”,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提出了反对,并提出进行因材施教、灵活施教的主张,年轻的他开始了对中国现代教育的思索。

上世纪80年代,高校普遍存在“只凭论文说话,只看教研成果”的问题,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模式严重挫伤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他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评选教学优秀奖的改革设想,主张在民意测试、民主公正的环境下由学生评选教学名师。这个改革方案后来被国家采纳,于1989年开始每4年一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颁发“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同年,丁老和南京大学冯致光副校长一同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他本人还获得由国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国教育工会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此外,由他提出并参与的“五个一套”课程建设理念,是他的又一次改革尝试。“合理科学的教程大纲,适应社会发展的教材,优秀的教师队伍,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学习实验基地的配套”,在文革后的教学工作重建和恢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重视夯实专业教育的同时,他还极力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组织开设了面对全校学生的“美术鉴赏”和“音乐欣赏”等选修课,引导成立艺术教研室和文体部,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工作40年,他探索教育发展之路的脚步从未停止。

老骥伏枥,家国情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已经退休的丁老却并未就此止步,不忘教育的情结俞加浓烈。1992年,应东南大学陶永德教授等人之邀,参与创办江苏省第一个全日制民办学校——三江学院,成为该校的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及继续自己的教育梦想。在他的努力下,该校在省内外民办高校中办学水平名列前茅,为社会培养众多大学生。2014年,他在三江学院设立了“吴其瑾”奖助金,每年拿出60000元,其中40000元用于奖励大学生,以资助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20000元用于奖励热情从教,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2019年仲夏时节,丁老通过三江学院报表示,他将用其二次退休金的利息作为“吴其瑾”奖助金的资金来源。

少小离家的丁老到了晚年,念念不忘的是故园情怀,时时牵挂的是教育,感恩、回馈成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他说:“故乡事、国家事、天下事、事事牵挂;亲友情、同学情、故乡情,情情在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无疆大爱。

(孙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