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99讲顺利举办——江苏大学副校长陈红教授作“学与教:在基于卓越追求的“外语+”课程链里成就自我”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2-11-28浏览次数:999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始终秉承传播知识、开放包容的宗旨,汇集各领域名师大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2022年,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学者来到我校,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能够立足时代,能够把握未来!

1123日下午,我校邀请江苏大学副校长陈红教授作“学与教:在基于卓越追求的“外语+”课程链里成就自我”的通识讲座。陈教授1989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科技英语专业;19956月赴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一年;20101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从事课程变革研究。曾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萨尔布鲁肯大学访学和学习。长期从事外语教育教学及翻译研究。在《中国翻译》、《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江苏省第九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与超星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800余名的学生线上观看并积极互动。讲座开始,陈教授讲到“学与教”的辩证关系,认为“学与教”是实现行为的两方面,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一个主体坚信的关系。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基于先人经验却不得的一些困惑而后,陈教授围绕课程与我们和我们与课程、全人教育与外语、认知到缺憾并弥补缺憾三大部分展开分享,整场讲座精彩深入浅出,意蕴丰厚,精彩纷呈。


一、课程与我们我们与课程

国家的课程—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

陈教授讲到,国家的课程应该是国家意志的最高体现。20大报告里面提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各行各业要朝之奋斗的目标我们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从国家课程的行动指南看,国家课程的使命就是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我们能始终牢记“大批”这两个字,也希望这个大批之中有彼此的身影。

社会的课程—服务面向区域需要什么样的人

陈教授讲到,三江学院的服务面向区域需要什么样的人这就社会课程对大学课程的引领和要求。社会的课程就是经济上提到的“全力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全力打造高等教育中国范式”。

即:提升国家“原始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指的是一些基础学科的问题提升国家的“硬实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指的是一些偏工程类的一些学科提升国家的“锐实力”解决“创新创造”问题,指的是要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其中,创新人才具备完善的人格个性、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且具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和带动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并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的课程—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课程链的核心是学校的课程,学校的课程主要是在体现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课程要求以及人才的培养定位。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价值旨归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选择。这里的高质量发展提及了从现在到未来,因为发展是接续性的,高质量也在不断的从高到更高到更高的“高+”概念,而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两大类,一类就是这个学校办学水平高,比如说学校的教学很强、科研很强、师资力量也很强,一类是指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高。如果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但是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那教学质量高就是一个伪命题。

(四教师学生的课程

教师“教”什么书“育”什么“人”是教师的课程的核心问题,我“学/得到”的能使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学生的课程的核心问题。师的课程帮助学生成为想要成为的人或者成为需要成为的人,与之对应的学生的课程,是成为想要的人或者成为需要成为的人。师生的课程直接指向了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世界眼光,在扎实语言基础上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能够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把握机遇、争取主动。即需要“爱国品质+专业水平+文化事业+沟通能力及领导力”

二、 全人教育与外语

全人教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课程的转向,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被广为接纳、研究并进行实践的当代世界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理想人,具备理想人的素质结构和规格。知识即理性,教育理论的终极目的培养“理性人”。“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人的理性是先天赋予的,但也需要最低限度的训练,否则理性会丧失。

外语教育理念是实施外语教学的任务的指导思想。外语教学要树立“全人教育”的英语教育的理念。建立既授业解惑,也传道平等对话的教育机制,即教对话,育全人。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都有独特的生理、心理、经济、知识、精神需要和能力。

三、认知到缺憾并弥补缺憾

在我们成长的一生中,要不断地认知缺憾也要拥有一种能够弥补缺憾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去创造机会来弥补我们的缺憾。这里“缺”指的是缺失,比如我想成为的人,我还缺什么这里的“憾”是“抱憾”,抱憾就是后悔如果当初,而我们就需要把如果当初换回到当下立刻这就是最简单的弥补缺憾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陈教授总结到,二十大报告是一份特别令人振奋人心的报告,而且也是文字文本的最高水准的体现。希望我们外语人能够把二十大报告的中英文的版本对照着学一学、看一看,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提高我们的站位、提高我们对更大局面的一种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陈教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最后的结语里的一句话:“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的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我们每一位师生都能在国家意识、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在跨文化能力、思辨思想能力,在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层面上永远在线,永不迟到。


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名师荟萃、百家争鸣、涉足广泛、包罗万象;各行专家博古通今、字字珠玑、引人入胜、韵味无穷,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通讯:王林艳、罗宇璇、朱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