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52讲顺利举办——南艺金昌庆教授作“宝晋斋研山和雨花石天砚符号美感探秘”的通识讲座

发布者:王蔷馨发布时间:2021-05-07浏览次数:1365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和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是我校落实“三教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429日晚,我校邀请南京艺术学院金昌庆教授作“宝晋斋研山和雨花石天砚符号美感探秘”的通识讲座,我校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兼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勇教授主持。王老师介绍,金昌庆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南京雨花石协会会员,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莫愁·赏石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影像的寻根》。

讲座围绕“在地感:米芾拜石、米芾研山和雨花石天砚、宝晋斋研山图、美感和审美图式、研山图的先验性、研山图的想象力、审美图式的意义”等七个方面展开,精彩纷呈。



一、在地感:米芾拜石


米芾拜石的典故:有一次,米芾听说城外边有一颗很奇特的石头,因为石头长得太奇怪,人们都以为这是一块预示着不详的石头,而没有人敢擅自对他加工。米芾听说后,出于好奇决定出去看看,发现石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世间珍宝,米芾当场感到万分惊喜,感慨之情难以言表,竟然当着下人们的面当众向一块石头下跪。另一次,他无意间得到一块砚石,喜欢的不舍得放手甚至每天抱着它睡觉。他喜爱石头甚至到了可以为它们下跪的境界,这是历史上少见的,体现了米芾已经爱石如痴的境界。


二、米芾研山和雨花石天砚


米芾研山与和氏璧,可能有四座研山,分别为:三十六峰研山,即海岳庵研山;三十二芙蓉砚山;五十五峰研山;六峰研山,即“宝晋斋研山”。

三十六峰研山:即海岳庵研山(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和贾似道《悦生随抄》)。李后主砚山,经长才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分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今不知下落。

三十二芙蓉砚山:宋蔡绦(音涛)《铁围山丛谈》: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奇崛。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李宗颢(音皓)曾于苏州玄妙观货摊上无意中得到米南宫“宝晋斋研山三十二芙蓉砚山”,他根据研山的形制、铭文、传存情况和前人图谱著录,考订此研山为米芾守涟水时所得,以为是“生平所得第一神品”,特构亭以贮之,又僻园圃,榜曰 “三十二芙蓉山馆”。他还写了一篇《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记》,叙说砚山的历史及形状。

五十五峰研山:元揭傒斯:山石出灵璧,其大不盈尺,高半之。中隔绝涧,前后五十五峰,东南飞磴横出,方平可二寸许,凿以为研,号为研山。

六峰研山:即“宝晋斋研山”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以及清翁方纲“凡六峰研山”且有“华盖峰、月岩、玉笋、方坛、龙池”等刻铭的“宝晋斋研山”,现今收藏在北京文博学院。


三、《宝晋斋研山图》


所绘研山是一方峰峦参差错落的小山子,图中文字是研山上的刻铭,铭文为“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峦、玉笋、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於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其左之第一峰,连陂陀而起,如人伛偻;第二峰则巃嵷离立,高不及三寸,而有数十仞之势;第三峰与华盖相连,岗阜朴野,是名翠峦,龙池出其下,幽深无际,疑有潜鳞。《辍耕录》谓:“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少许,逾旬不竭也。”下洞在方坛之趾,上洞据华盖之麓。元章云:“下洞三折可通上洞。”试滴以水,果曲折流出。疑其中有避秦世界,尤令人神往矣。其色深黑,光莹如玉,千波万皱。望之,或有草树蓬勃,则襄阳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


四、美感和审美图式


美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欣赏对象的美而激起兴感愉悦的感情状态,是对事物的美的反应,但却不是事物的美的镜子般的消极、被动、直观、机械的反映。

图式”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是对事物的概括认识。审美图式就是图式的审美化,绘画中的“图式”≈原型。绘画中的“图式”概念虽然被赋予了具体的可视性形体,但它基本是一个“原型”的概念,这个“原型”具有很大的先验性和普适性。原型批评理论认为: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及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有来自社会心理的因素,又有来自历史文化的因素。形象如灰姑娘在世界多地的叙事中都普遍存在;母题如大洪水;情节梦境中高空坠落,一见钟情等。研山即为一意象。


五、研山图的先验性


人类无数次和大小山峦相遇,形成了山的原型,即先验图式,运用人类特殊的想象力加以审美化,在每个人与山相遇的经验中不断修正,形成山峦的审美图式。求时时刻刻与自然山水相伴而不得的文人,把山形石搬回家,其极致的是研山石,有磨墨蓄水的空间,置于案头,日夜相对,成为须臾不可分的神游之地。

宝晋斋研山图是审美图式的完美体现,宝晋斋研山是山形石的极致。


六、研山图的想象力


当给研堂注水研墨时,焕发出色彩的“五色之水”,(古有墨分五色之称),像浮现在巍峨的昆仑山脉之上,呈现出“五色水,浮昆仑”的胜境;当墨汁从研堂内的小孔流入顶部下的孔洞时,墨汁在孔洞里像黑云一样弥散开来,表现为“潭在顶,出黑云”;当墨汁再从研池里的小孔涌上研额时,浮现在“波涛”之上的“龙怪”头部就被着上墨色,变为“挂龙怪”的奇观;整座研山,嶙峋斑驳,石棱曲折峭立,好似雷电闪击所形成的灼烧痕迹,这些峭立曲折的条棱,即是研铭“烁电痕”的特征。

下震霆,泽厚坤”,原意是说雷霆携风雨而来时,丰沛的雨水便会润泽着厚重的大地。“坤”乃地,米芾把体积硕大的研山比作大地,形容注水研墨时,研墨之声好似隐隐的雷声随雨而至,此时,砚堂内“风生水起”,水墨交融滋养着厚重的研山;宋代崇尚道教,米芾认为研山充满变化的这些景象,正合乎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门教义,故称之为“极变化,合道门”。目睹研山这些奇妙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七、审美图式的意义


荣格认为:艺术中的原型情境再现“就是伟大的艺术奥秘,也是它对于我们的影响的奥秘。创作过程,在我们所能追踪的范围内,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通过这种造型,艺术家把它翻译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的最深的泉源。”

艺术的社会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时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补偿了我们今天的片面和匮乏。艺术家捕捉到这一意象,他在从无意识深处提取它的同时,使它同我们的意识中的种种价值发生关系。在那儿他对它进行改造,直到它能够被同时代人所接受。



我校“三江通识大讲堂”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校团委、校图书馆、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二级学院等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强调通识教育,培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社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


通讯:李财智、王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