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强,李永俊:“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SWOT分析

发布者:高慧敏发布时间:2019-12-25浏览次数:93

随着“双一流”概念的推出,原有的高校排名影响力也逐渐被“双一流”名单取代。国家通过教育重点项目的实施,使得许多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获得了优质的发展平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提质增速,为国家各领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创造了一批先进的高新技术。“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使过去一系列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使全国各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新一轮竞争。“双一流”建设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增强高校创新活力,对于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增强地方高校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发展概况

“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实现突破式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对于推动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规划、带动经济稳定增长、输送复合型高端人才具有重要影响。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人力资本的提供者[1]。地方高校的高端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组建一流科研团队的基础,做好高端人才的管理工作可以为地方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我国多个有关人才发展的重要文件都提出了打造高校教学名师、集聚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引进一流创新团队等战略目标。高端人才队伍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流砥柱,更是地方高校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面对激烈的人才引进竞争趋势,许多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高端人才管理工作对师资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发挥好高端人才的创新活力对于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建设、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虽拥有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地方特色,但就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和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引进质量不高,人才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提供了机遇,但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和激励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的高端人才具有高学历或海外留学经历,在学科领域内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在高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各省市逐渐意识到人才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抢夺高端人才的各种优惠政策,通过在人才奖金、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措施,吸引高端人才流入,为地方高校高端人才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在关于“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的高端人才战略问题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薪酬体系建设、人才考核机制、人才发展规划等视角来研究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和管理的问题。褚洪生、王云海指出“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并与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建议[2]。程备久、戴照力从地方农林高校创建一流学科的角度研究高端人才管理的问题,认为存在人才队伍不够强,学科领军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总结世界知名大学和优秀学科建设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农林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3]。王保平、何萌从高校高端人才薪酬体系角度研究了我国与国外一流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现状差异,认为各高校应该构建与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相适应,能够促进高校自身发展,提升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效果的薪酬体系,发挥薪酬制度对于引进高端人才的积极作用[4]。张灵、李红宇从高端人才考核机制方面研究了地方高校高端人才的激励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师资队伍的措施[5]。胡竹一、周正、喻财铃等人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培结合[6]。胡伟从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意识、国际化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其中的问题,并强调高校应加强人才资源战略管理能力,提升人才管理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高端人才队伍[7]。陈梦醒从人才发展规划、人才评价机制、人才保障服务等方面研究了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存在的问题[8]。

综上,国内学者对“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管理问题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但是缺乏对于“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系统梳理。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研究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四个维度,并探究可行性的对策,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高端人才优势提供理论支持。

三、“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优势与劣势

(一)“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优势

1.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管理自主权下放为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提供契机,地方政府参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有利于高端人才成功对接地方企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优势学科逐步凸显,影响力从区域扩展到全国,专业特色日渐明晰,许多专业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已经成为领跑者。建设优势学科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集聚了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部分地方高校已经拥有教师专业职称评审权,充分体现了地方高校的学科特色优势和科研实力。这些优势条件对重视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考虑到地方办学的特色专业优势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地方高校成为高端人才发挥特长的广阔舞台。

2.地方高校的区位优势对于引进高端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

地方高校所在城市往往是非一线城市,没有一线城市丰富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但是从另一面来看,地方高校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资源优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特色学科建设,吸引高端人才入驻。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就业压力持续飙升,高端人才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在二三线城市不断推出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地方高校成为高端人才就业的最优选择。地方高校的区位因素还包括人脉资源和感情因素,高端人才选择就业单位时,母校情结成为其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同时,高端人才在地方形成的人脉关系对于其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地方高校优秀毕业学生考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在校友群中建立了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资源对于地方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具有触发机制的作用,地方高校应充分挖掘、利用人脉资源,积极引进有意向进入地方高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二)“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劣势

1.地方高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平台处于劣势

地方高校拥有有限的办学自主权,高端人才引进存在许多政策限制,流程复杂,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办学资源的匮乏表现为财力资源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地方高校的财政资金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财力资源有限,无法支撑完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先进研究设备引进,盲目扩招又加重了地方高校办学负担。同时,地方院校的声誉和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端人才对地方高校的期望值,部分地方高校虽有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但是学校的整体排名及其在全国的声誉度成为影响高端人才去留的重要指标。再有地方高校的生源范围及质量影响高端人才对于学科建设的期望值,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平台有限。部分高校在学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以本科教育为主,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升,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足,没有形成有影响力、有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能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需求相对接的专业设置布局不合理等。这些劣势多受制于地区基础资源、区位、平台,且难以依靠一己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为地方高校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增加了难度。

2.目标不明、盲目引进等忽视高端人才的有序推进

首先,高端人才战略管理的目标不明,盲目追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忽视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序推进。地方高校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护、开发目标尚未细化,还没有自觉形成清晰连贯的高端人才战略目标链。其次,高端人才引进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端人才引进的对口程度,只重视高学历人才,忽视高技能人才引进,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制度。在高端人才引进过程中,部分高校未能紧密联系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学校特点,未能充分考虑人才的结构化引进,不利于高端人才队伍结构的科学配置。在高端人才引进的渠道方面,部分高校对国外高端人才信息的获知渠道有限,获取的信息量不足。由于高层次人才的稀缺,大多采取“粗放式引进”,仅在形式上完成人才报表的政策任务,未能做到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科学合理推进。

3.激励制度不合理导致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潜力挖掘力度低

地方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后应该提供长效的人才激励制度,制定多元化的人才考核评价标准,提供明晰的人才晋升渠道,然而许多地方高校缺乏有效的选拔激励制度,考核标准单一陈旧,难以充分激励高端人才投身长久的科研创新事业。首先,地方高校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使得高端人才缺乏创新动力,甚至产生不满情绪,限制了高端人才的成长空间。其次,地方高校的薪酬激励制度不能够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地方高校对高端人才薪酬激励力度较弱、层次性不强、分类不足。绩效考核形式主义较强,缺乏科学化、多样化的绩效标准,容易陷入平均主义、学历主义、资历主义的传统考核模式。地方高校薪酬制度对于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调整的响应还不够迅速,高端人才薪酬政策单纯靠薪资待遇争抢人才,以人才称号、头衔荣誉配置学术资源,确定待遇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端人才潜质的发挥。

四、“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一)“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机遇

1.“双一流”建设给地方高校获取资金及资源提供新机遇

“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了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点,为顺利完成战略目标,中央对于地方高校的资金及资源支持将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将统筹考虑对于“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预算拨款,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各地方政府也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政策和财力资源支持,并积极出台体现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规划,为地方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及保障。顺利通过考核并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地方高校,将得到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实现科研资源的跨越式提升。

2. 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发展为地方高校吸引高端人才创造新机遇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类型的转变,应用型人才教育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数量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方特色应用型专业的优势,对于吸引高端人才起到积极作用。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学科设置日渐丰富,由于其应用性较强,能够精准对接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将逐渐成为地方高校发挥特色学科教育优势的新契机。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鼓励并帮助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要求地方高校根据当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寻找学科建设重点,通过准确定位,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发挥院校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及历史优势,制定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9]应用型人才的紧缺对于地方高校发挥特色优势,吸引高技能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地方高校应抓住高等教育改革的机遇。

3.“双一流”战略为提升地方高校声誉度提供新契机

“双一流”战略的推出为地方高校在新起点上参与公平竞争、提升自身声誉度创造了契机。过去的高校重点建设项目多为封闭式、长期化的战略规划,导致全国高校排名固化,地方高校竞争动力不足,难以提升在全国的声誉度。“双一流”建设采用开放式、流动式的评价机制,为地方高校突破身份固化,挖掘特色专业,公平参与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具特色的地方高校和学科可以实现差别化发展,通过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线,充分利用此次发展机遇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地方高校的声誉和排名会影响高端人才的去留,“双一流”建设时期,原有的排名体系经历重新洗牌,新的高校排名尚未成型,这段时期是地方高校挖掘自身优势、集聚天下英才、释放高端人才活力的重要契机。

(二)“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挑战

1.地方高校高端人才管理的纵向挑战

从纵向教育系统看,中央及部属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资金及政策优势,地方高校获取的资源条件处于劣势地位。纵向不同层次和横向不同地区的高校布局共同构成我国教育层级系统,地方高校是教育系统中资源相对弱势的组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虽然地方高校数量明显多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资源投入与保障却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如地方农林类高校所受重视程度较低,有的农林类院校地处三四线城市,发展平台局限性大,所需发展资源不足,学校难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导致筹措经费能力较弱,办学经费短缺。部属高校拥有地方高校不具备的学科平台、专业团队和科研设备,在经费及政策方面亦存在明显优势。地方高校相较中央直属或部属高校不具有声誉排名优势,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2.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横向挑战

由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潜在竞争对手逐年增多,竞争领域不断扩大,竞争强度增加,这给地方高校制定高端人才战略带来了横向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地方高校数量在增多,地方高校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横向竞争对手增多,同时,从全球范围看,国外高校也成为与国内地方高校争夺高端人才的竞争对手。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业态的繁荣生长,社会及教育需求者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水平、科技转化程度的需求标准日益提升,对于地方高校制定高端人才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资源丰富程度、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设备水平、教学师资力量等,而部分地方高校借助区域资源、经济特色和优势学科,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其在教学实力、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方面已毫不逊色于部分部属院校。

3.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内外环境挑战

地方高校高端人才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人才战略的重要因素,外部环境包括地方高校的资源享有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内部环境包括科研氛围、教育环境、学校文化等。从内部环境看,浓厚的科研氛围、优质的科研团队成为培养高端人才队伍的优势平台。高端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培育高端人才需要具有激励效力的人才政策、优质的教育环境、先进的科研设备、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和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等环境条件。高校对人才成长环境的关注度、校园文化、团队成员间的协作关系等都至关重要,在这些方面地方高校尚未做到满足高端人才成长的需要。从外部环境看,“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开创了新的外部环境,但由于不可控因素增多,可依循的发展模式有限,使得部分地方高校在新一轮教育竞争中迷茫失措。如何平衡资金在特色学科及普通学科之间的分配,如何兼顾发展现有一流学科和培育新一流学科的关系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五、“双一流”创建过程中地方高校发展高端人才战略的策略选择

通过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梳理,笔者认为:“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能够较好地借助地方经济社会资源,地方高校的区位优势在高端人才战略中优势明显;但是,地方高校自身办学和发展平台限制、盲目引进高端人才、激励制度不合理等劣势不利于高端人才战略的发展;“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创造了机遇,为其带来资金及资源支持,破除地方高校身份固化带来新机遇,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发展为引进高端人才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同样面临包括纵向、横向挑战以及内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挑战。因此,面对“双一流”名单的推出,地方高校应积极制定高端人才战略,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地方高校发展高端人才战略的SO策略:推进整合资源+互动合作的高端人才交流策略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完善高端人才管理战略提供了动力和机遇。在学科资源优势凸显、人才集聚时,应采取SO增长型策略,即在整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把握时机,发挥优势,提升高端人才创新能力,实现高端人才聚集。目前,部分省(市、自治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深入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技术需求,相继出台了凸显地方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战略方案,如山东省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明确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资金统筹,全力支持“双一流”建设。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面临的资源、地理、人口等因素有所差异,在学科建设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优势。因此,地方高校在发展高端人才战略上应该发挥地方优势,推动特色学科建设,积极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加强学科交流和人才互动,打造属于地方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加强与地区就业单位的合作,及时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挥高端人才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二)地方高校发展高端人才战略的ST 策略:构筑科研氛围+激励考评的高端人才保障策略

在地方高校人才竞争激烈且人才发展优势突出时,应采取ST多种经营战略,即发挥特色优势,规避高端人才发展劣势。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其区位及特色专业优势,积极应对高端人才引进及管理的挑战。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专业设置与地区人才需求之间匹配性弱;人才培养计划与就业岗位之间协调性差,平衡度低;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占地区经济支出的比例较低,难以满足地方开展科研创新及引进实验室设备费用的支出。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地方高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提升:一是提升科研氛围和教育环境,营造有关人才政策、教育环境、仪器设备、科研团队和文化等方面氛围,为高端人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二是对高端人才考核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发展多样化的薪资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三是进行制度创新,地方高校应建立与外在环境相适应的体制,释放教育活力,激发学校教职人员及管理人员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热情,充分利用内外部环境资源条件,重点解决关键问题,内外因素联动实现教育的开放化。

(三)地方高校发展高端人才战略的WO策略:构建政策支持+学科优势的高端人才引才战略

在环境条件优良,但自身劣势占上风的情况下,则采取 WO扭转型战略,即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发挥优势并寻找机会借助“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提供的资金、资源支持,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实验平台。“双一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排名的重新洗牌,地方高校应借此机会突出地方强势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学科品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就业。[10]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校都致力于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应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及劣势,把握发挥机遇,清晰定位人才战略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地方高校发展高端人才战略的WT策略:完善区位优势+产学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战略

在面临具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时,应采取WT防御型战略,即高校应利用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优势,在人才培养发展中注重规避风险,提升人才吸引能力,借助区位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争取机会。地方高校应集聚各专业的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学科带头及知识创新作用,配以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实现高端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应突破体制内资源束缚,实现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制定多元绩效评估机制,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实现技能评审与论文评审相结合,全方位多要素评价高端人才,为“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通过让高端人才参与行业咨询服务、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促进学校和企业合作、

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充分利用高端人才科技智囊团的优势。地方高校应在绩效考评、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协同推进,为地方高校更好地实施高端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学科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钱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2]褚洪生,王云海.“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28-30.

3]程备久,戴照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创建一流学科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7,(2):5-9+45.

4]王保平,何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薪酬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7,(5):14-17.

5]张灵,李红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232-234.

6]胡竹一,周正,喻财铃,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模式[J.广东化工,2017447):243-244+261.

7]胡伟.“双一流”视角下高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6):36-39.

8]陈梦醒.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唯实(现代管理),2017,(5):28-30.

9]陈乐.培养怎样的人:“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安排——基于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52-58.

10]姜华,潘慧源.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68-73.


原文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