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电子实践教育中心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
发布时间: 2018-09-03     发布人: 电子学院     访问次数: 88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01        校内专业代码:109B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

本专业运用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江苏及华东地区经济技术发展要求,以电路、信号处理为基础,智能硬件和ICT技术为专业方向,以夯实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能在电子信息装备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管理、服务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移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掌握工程类大学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安卓开发、信息与通信技术等知识,熟练使用常用领域分析工具、分析相关工程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具有开展具体软硬件设计工作及解决多种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国际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毕业后能胜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工作。经过5年的实际工作,能够承担项目规划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培养层次

本专业为国家和地方培养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具体要求

本专业主要以电路、信号与系统为基础,以智能硬件和ICT技术为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备以下12项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线路与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天线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

五、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设计了“全过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安排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电子基础实训、电子技术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毕业论文等活动,在第五至第七学期安排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室的活动,以利于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创新活动。进一步强化电子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训练环节,增加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实践训练环节与企业的合作,创造条件由企业工程师直接指导或联合指导学生的设计。

1、素质教育考核:旨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必要的考核,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大学生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法规,调整就业心理,提高就业技巧,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3、实验课程及综合实训:主要安排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综合实训等,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实验训练,达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加强专业技能的目的。

4、课程设计:包括数电模电综合设计、FPGA课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综合设计等,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掌握各门实验课程相应的实验技能,以达到提高相关课程综合设计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5、专业实习:第二学期安排金工实习2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步的操作技能;同时安排电工电子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元器件识别、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基本焊接技术和电子产品装配。第六、第七学期安排企业实践课程,由企业优秀工程师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

6、毕业设计: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安排毕业设计共16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能够从事基本科学研究和产品设计的目的。在4年内达到毕业要求,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践项目和科研项目完成,由教师指导或企业优秀工程师参与指导。

六、培养模式

本专业开设“智能硬件”、“ICT技术”两个职业发展方向课程模块,从第四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分流引导。学生应至少选定一个职业发展方向模块,完成该方向设定的21.5个学分的全部限选课程。在选定的方向模块之外,学生还可自由选修专业任选模块的课程。

七、学制与毕业要求

本专业采用学分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86个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70学分,课外学分8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8学分,准予毕业。

八、学位授予

在准予毕业基础上,符合《三江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类别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学分分配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其中实践教学环节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上机

课内实践

实验室实验

通识通修课程

65.5

38.53%

57.5

33.82%

2

4

2

4.71%

学科基础课程

22.5

13.24%

20

11.76%

0.5

0

2

1.47%

专业课程

23.5

13.82%

21.5

12.65%

0

0

2

1.18%

专业方向(职业方向)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17

10.00%

12

7.06%

2

0

3

2.94%

实践教学(集中实践环节)

29.5

17.35%

0

0.00%

0

0

29.5

17.35%

毕业设计(论文)

12

7.06%

0

0.00%

0

0

12

7.06%

培养计划所列课程总学分

170

100.00%

111

65.29%

4.5

4

50.5

34.71%

创新创业教育

8

  

  

  

  

  

  

  

课外学分

8

  

  

  

  

  

  

  

毕业学分要求

186

  

  

  

  

  

  

  

1:表中“占总学分比例”是指该类型(环节)课程的学分占“培养计划所列课程总学分”的比例。

  2:创新创业学分可置换任选课程或实践教学课程学分。


十、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

执笔人:赵航审核人:刘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