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电子实践教育中心
IP网络技术
发布时间: 2016-07-03     发布人: 徐贤     访问次数: 188

IP网络技术

IP Network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109237

分:

1.5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总学时:

32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

任选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种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

1.知识单元一: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学时)

1)知识点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知识点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知识点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知识点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5)知识点五: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知识单元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学时)

1)知识点一: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知识点二:OSI网络参考模型

3)知识点三:TCP/IP模型

4)知识点四:OSI/RM  TCP/IP模型的区别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网络分层的作用和含义,掌握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熟练掌握OSI/RM的层次结构,,各层的PDU单元及主要功能,熟练掌握TCP/IP的层次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了解 OSI/RM TCP/IP模型的区别。

3.知识单元三: 物理层(1学时)

1)知识点一:数据通信基础

2)知识点二:传输介质

3)知识点三:常见的物理层标准

4)知识点四: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物理层的基本功能,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及相关概念,理解基带传输技术和频带传输技术,理解多路复用技术,了解物理层标准的内涵,掌握各类传输介质的特点,掌握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的作用。

4. 知识单元四: 数据链路层(1学时)

1)知识点一:数据链路层概述

2)知识点二:帧与成帧

3)知识点三:差错控制

4)知识点四: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5)知识点五: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常用的成帧方式,理解差错控制的作用和原理,掌握CRC校验的原理,了解PPPOE,掌握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包括网卡、网桥和交换机)

5. 知识单元五: 局域网技术(2学时)

1)知识点一:局域网概述

2)知识点二:IEEE802标准

3)知识点三:介质访问控制

4)知识点四:局域网组网设备

5)知识点五:典型局域网技术

6)知识点六:令牌环网与FDDI技术

7)知识点七:无线局域网

8)知识点八:虚拟局域网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功能,掌握主要的局域网组网设备的功能与选择,掌握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理解IEEE802标准,理解两类介质访问控制的原理,掌握以太网技术和快速以太网技术,理解千兆以太网与万兆以太网,了解令牌环网、FDDIATM技术,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组网方式,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了解静态VLAN技术和动态VLAN技术。

6.知识单元六: 网络层(4学时)

1)知识点一:网络层功能概述

2)知识点二:TCP/IP的网络层协议

3)知识点三:IP编址

4)知识点四:路由与路由协议

5)知识点五: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网络层的主要功能,理解数据报和虚电路的区别,理解路径选择的作用和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解IP协议的作用,了解IP数据报的格式,熟练掌握IP地址的规划,理解ARP协议的作用,理解ICMP协议的作用并掌握相关命令如PINGTRACERT的使用,理解路由器的功能,了解路由表的基本构成,理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原理和作用。

7.知识单元七: 运输层(2学时)

1)知识点一:运输层功能概述

2)知识点二:TCP协议

3)知识点三:UDP协议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运输层的功能,掌握TCP/IP的运输层的组成,了解TC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了解TCP的主要实现机制,了解套接字和端口概念,掌握常见的TCP/IP的端口分配值。

8.知识单元八: 应用层(2学时)

1)知识点一:应用层概述

2)知识点二:TCP/IP的应用层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应用层的功能与作用,掌握TCP/IP的应用层的主要应用及工作原理(包括DNS服务、 HTTP服务、 FTP服务和e-mail服务)。

9.知识单元九: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1学时)

1)知识点一:Internet

2)知识点二:Intranet

3)知识点三:Extranet ——Intranet的新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概念、需求背景、特点和提供的应用;熟悉Internet的几种接入方式;理解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区别和联系。

10.知识单元十: 网络操作系统(1学时)

1)知识点一: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2)知识点二:常用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了解常用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和NETWARE操作系统的发展和主要特点。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OSI网络参考模型,数据通信基础,IEEE802标准,典型局域网技术,子网划分,路由与路由协议,TCPUDP协议,DNS服务、 HTTP服务、 FTP服务和e-mail服务,Internet的主要特点,Internet的接入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难点:TCP/IP模型各层协议分析,多路复用技术,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介质访问控制,路由选择协议,端口和套接字,应用层服务器的架构,Extranet的应用,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解决方法:加强理论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原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组建局域网的主要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技能。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及要求

IP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该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最有力基础措施,它在《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主要从适应实际社会应用出发、重点落实到“用”上,因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达到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能有效地在实践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实验项目

1)实验一:双绞线的接头制作(2学时)

内容:使用网线制作的专用工具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

要求:掌握EIA/TIA568A568B的接线法则,能独立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验证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分别适应的设备具体联接的情况,并应用简单的双绞线测试设备进行测量制作的是否正确。

2)实验二:常用网络命令(2学时)

内容:通过常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相关信息,定位网络故障点,排除网络故障。

要求:了解Windows提供的网络命令,理解各网络命令使用的网络协议和工作原理。能够使用各种网络命令测试与查看网络状态,并通过网络命令监测和排除简单的网络故障。

3)实验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学时)

内容:通过串口操作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

要求: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基本设置(如端口状态、端口速率、通讯模式、IP地址等),能正确通过交换机组建简易的网络连接。

4)实验四: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4学时)

内容:通过管理控制平台来创建和配置交换机的VLAN,实现跨交换机的VLAN的通信并观察实验结果。

要求:掌握基于交换机端口的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方法,并验证所做配置信息的正确性。

5)实验五: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学时)

内容:了解路由器的基本结构,配置路由器的系统参数和接口参数。

要求:掌握路由器的端口的基本设置(如IP地址、速率、通讯模式等),能正确通过路由器连接两个网段正确通讯。

6)实验六:静态路由(2学时)

内容: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要求: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基本原理,了解路由器中路由表的结构,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及缺省路由的配置方法。

7)实验七:OSPF单区域配置(2学时)

内容: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

要求: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所需的基本命令,理解OSPF邻居关系和邻接关系的建立。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通信原理,其为网络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实施时,把通信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网络的架构中,并且为后面其它通信知识的学习起到启下的作用。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种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六、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上机

实验

习题及讨论

小计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1

物理层

1


2


3

数据链路层

1




1

局域网技术

2


6


8

网络层

4


8


12

运输层

2




2

应用层

2




2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1




1

网络操作系统

1




1

总计

16


16


32

  

七、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研究式以及课内外结合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八、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教材

IP网络技术与应用》,杨武军,郭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2.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6版)》,(美国)James F. KuroseKeith W. Ros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IP路由协议疑难解析》,(美)Zaheer AzizJohnson Liu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TCP/IP路由技术(第2卷)》,(美)Jeff DoyleJennifer Dehaven Carroll,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1):原理、协议与结构(5)》,(美)Douglas E.Comer,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九 、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的40%,期末成绩占总评的60%。平时成绩从作业、上课出勤率、实验等几方面进行考核。

  

十、说明


执笔人:卞璐    审核人:赵航    教学院长(主任):王芳

  

编写完成时间:

20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