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新院”)受邀加入雨花台“大思政课”联盟,成为该联盟第三批成员单位。
文新院坚守教育初心,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长期深耕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并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大思政课建设以及思政育人模式。“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实践系列课程”建设以及雨花英烈精神研究院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2021年3月31日,学院主办“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研究系列活动”,新华社、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交汇点新闻、荔枝网等都加以报道,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学院品牌栏目“三江讲堂”推出清明节纪念特辑“雨花英烈专场系列讲座”,五场专题讲座由雨花台干部学院和我校教师同时开讲,吸引了广大师生前来聆听并引发热议;江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特别推出周建忠院长创作的专题组诗《雨花英烈精神十咏》。在课程建设上,“雨花英烈精神十讲”上线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并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实践”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在赋能专业建设和平台建设上,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两个专业分别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并与上海大学顾晓英工作室结成课程思政共建单位;2021年6月,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实践系列课程加入“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成为其首批成员单位,与上海大学、湖南大学、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共同搭建课程建设交流平台,建成跨校、跨区域的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形成特色品牌,协同育人;周建忠教授在该联盟主讲共享课“红色基因的历史凝聚:雨花英烈诗词”,联盟十余所高校师生在线聆听,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团队组建“雨花英烈精神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社区、商圈等场所进行宣讲,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时间,在家乡各地开展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宣讲活动,“雨花英烈精神社会实践小分队”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生团队以雨花英烈许包野的生平事迹为蓝本,创作了主题舞蹈剧《半个世纪的等待》,连演多场,反响热烈;在此基础上凝练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实践活动”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2025年9月27日,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雨花台“大思政”联盟在南京雨花剧院举行“信仰之歌·薪火永传”——缅怀雨花英烈主题音乐汇演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盟扩盟仪式。文新院作为该联盟第三批新成员代表应邀参会。由院长周建忠教授带队,学院党总支书记詹悦兰和雨花英烈精神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汤泠出席仪式,并现场观摩了音乐汇演。
该联盟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于2023年创立,已与24所高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盟。联盟秉持“汇聚馆校合力、融通红色文化、赋能立德树人”的宗旨,通过课程共研、活动共办、人才共育等多元路径,有效激活“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与“网络云课堂”的协同育人效能,持续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
我校将借助该联盟的强大聚合力和影响力,联合兄弟高校和单位,持续深化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和推广,持续推进雨花英烈精神传承与实践系列课程建设,并大力推动雨花英烈精神研究院的快速发展,为大思政课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 詹悦兰 审核 周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