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累累硕果

发布日期:2025-09-15浏览次数:10

 

2025年暑期,我校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统筹组织12个二级学院(校区),组建了42支专项实践团队,开展理论普及、乡村振兴、基层服务、文化艺术、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多元实践活动,各团队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宣讲、服务、创作等形式,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建设与文化传承,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中,各实践团队成效显著。理论普及宣讲团围绕周恩来精神传承、儿童健康启蒙、普通话推广等主题,用老照片故事、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乡村振兴赋能团创新“赶集普法+直播助农”模式,搭建多个直播间,累计开播28场助力农产品销售;引入3套智慧农田监测系统,落地江苏3个乡村种植基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0%。基层服务实践团聚焦民生领域,自主开发AI鸟类识别系统(试用准确率超85%),开展城市体检调研,完成多个社区数据采集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基层治理提供支撑。文化艺术服务团完成15处社区墙面涂鸦(超300平米),开设多节美育课程,惠及1500余名青少年,激活基层文化活力。传统文化实践团开展非遗教学,覆盖800余人;完成江苏盐城、湖南韶山等6处红色遗址影像采集与3D建模,延续文化根脉。民族团结实践团以运河文化为纽带,走访沿线城市,开展文化宣讲、收集民族故事、制作主题文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博爱青春项目开展艺术疗愈活动服务残障人士,开设爱心暑托班覆盖4个城市社区,为多名青少年提供服务,累计授课超1200小时。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特色优势,服务了社会、实践了学生,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一步,学校将持续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和平台先后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反响。

(通讯 石凌绮 高梦圆 审核 鲁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