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联合科研处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唐艺教授在三江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设计动力学视域下AI与文化设计的共生之道》的学术报告。副院长骆浩主持报告会。
报告系统梳理AI技术从早期图像识别到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脉络,以DeepSeek、ChatGPT等为例,解析其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生成等领域的底层逻辑与应用潜力。唐艺教授从技术文明演进视角,阐释石器时代至AI社会中技术迭代对文化设计的重塑:农耕文明四大发明革新文化载体,工业革命催生机械美学,而AI时代通过算法重构非遗纹样、修复古建筑,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
报告会借助“国际AI形势图”对比全球格局:美国(OpenAI、Amazon)领跑通用大模型研发;中国(华为、百度、腾讯)聚焦算力基建与行业应用本土化(如华为昇腾驱动智能制造);各国差异化竞争为设计领域适配技术全球化提供启示。唐教授提出“设计原动力+文化造物设计”创新公式,剖析视觉、精神、价值、文化、辩证五大动力协同机制,结合Midjourney、豆包等AI工具赋能路径。以2025年新上映《哪吒》电影为例,演示如何提取神话“抗争与守护”精神动力与古典美学元素(火焰纹、混天绫),借AI分析古画构图生成兼具传统神韵与现代视觉冲击的影像设计。
本次报告通过动力学视角揭示AI与文化设计的共生逻辑,为师生锚定智能时代设计方向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唐教授深入浅出的分享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助力师生在技术浪潮中探索文化设计新可能。
(通讯 陈欣媛 摄影 王梦瑶 审核 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