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引路人——王慧和她的金陵绒花教学世界

来源:新闻网日期:2025-02-07点击:10

她以金陵绒花为引,

以创新教学为翼,

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

她就是三江学院的教师——王慧。

在课堂内外,

她用独特方式,

让绒花技艺与文化内涵焕发生机。

此刻,

和小江一起,

走进王慧老师的非遗教学世界,

聆听她的感悟与追求 。





人物简介




王慧老师证件照


王慧,三江学院艺术学院教师,通识课程《金陵绒花文化》主讲教师,金陵绒花社指导老师。

2022年,《绽放的非遗珍萃——南京绒花》被评为江苏省美育大讲堂优课;2023年,其指导的“指尖生花,非遗传承”非遗绒花教学交流课程获评校学生社团品牌课程,“指尖桂香萦”文创制作活动获评校学生社团十佳活动。2024年,主持江苏省高校哲社一般项目《非遗保护视域下南京绒花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其指导的《“拾遗筑梦”——南京绒花文化内涵与活态传承研究》立项为江苏省级创新训练项目;金陵绒花社被评为三江学院优秀社团;其参与主讲的“青年夜校——金陵绒花课程”被评为校学生社团精品课程。同年,师生合作缠花作品《锦绣山河》《荷韵廉心》均获第十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作品一等奖,《金陵绒花文化》获校第三届教师教学竞赛(课程思政赛道)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教师组成果一等奖、入选江苏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小江了解到,王慧老师与金陵绒花的缘分,始于三江学院教务处发起的非遗系列课程招募。而在此之前,王慧老师已经在非遗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在一次实践活动中,王慧老师机缘巧合地结识了一位江苏省皮影戏传承人。老艺人那句沉痛的“皮影戏传统技艺在我手中断了,就像犯罪”,如洪钟般在她心中回响,深深触动了她。她深知,传承人的渴望炽热似火,而大学生们创意与思维丰富,二者结合定能实现共赢,避免遗憾延续。于是,王慧老师致力于从事非遗课程教学和传统文化活动的推广。


图片

王慧老师接受采访时

关于选定金陵绒花这项非遗技艺进行教学,不仅是因为非遗绒花具有良好的基础,契合学校女生居多的特点,更因为绒花作为江苏地域非遗,承载独特地域魅力。她坚信,以绒花为纽带,能让更多人领略非遗之美,让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对于所从事的事业,王慧老师充满了无限的热爱。这种热爱驱使她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她也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任。这种责任感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推动着自己向前发展。

图片

王慧老师发言时

关于非遗绒花课程的基本情况,她说:“非遗绒花课程是一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特色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高校的学生们学习到绒花的制作技艺,从而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图片

王慧老师教授绒花课程时


在课程设计中,她注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例如,王慧老师会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绒花知识。同时,她也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意实践,让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思政元素与绒花文化教学的融合,王慧老师提到,金陵绒花天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绒花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在了解绒花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便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另外,绒花制作的技艺相当复杂,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这背后所体现的工匠精神,无疑是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不仅如此,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绒花制作还需融入创新能力,才能在传承中焕发生机。这二者,都是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同学们通过深入了解绒花的各个方面,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坚韧、民族审美的独特与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方面,无疑都是实现课程思政的绝佳切入点,自然且易于凸显。

图片

图片

部分绒花成品展示


而在实际教学中,她也确实遇到了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对绒花的传统技艺不感兴趣、认为绒花制作过程太复杂、制作绒花学习难度大等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王慧老师会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动手能力,她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一个作品。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挑选出其中制作较好的作品,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同学们对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在投票的过程中,大家通过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实现技艺和审美水平的提升。这不仅能提升同学们的参与度,也让同学们都获得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了解绒花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魅力。


图片

图片

王慧老师教授绒花课程时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与此同时,王慧老师在社团工作中也尽心竭力。她亲自把关社团评优评奖、大创项目申报等关键环节,从项目的选题到内容的修改,她全程参与,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因此她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仅提升了项目的质量,也带领了整个团队的成长和进步。


图片

金陵绒花社获奖证书

王慧老师分享到,每当看到同学们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或者社团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时,她都感到自豪和满足。这种成就感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而在王慧老师带领社团参与各类赛事和活动的过程中,她也深刻体会到制作大型作品对团队合作的高度依赖。针对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尤其是在社团成员多为初识绒花的大学生这一背景下,王慧老师向小江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首先,王慧老师发现,社团能够吸引到的成员,往往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特质。很多加入社团的学生都是出于对非遗绒花的真挚热爱,他们愿意静下心来,专注投入。这种共同的热爱和专注,为社团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基础提供了可能。


图片

金陵绒花社举办的非遗缠花制作活动获奖证书


在团队合作方面,王慧老师及其团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升凝聚力。以他们最近完成的“锦绣山河”作品为例,为了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紧密和进度同步,他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便于成员们分享各自的工作进展和心得体会,了解到彼此的进度,共同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感和专注度,还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熟悉和信任。

此外,王慧老师始终强调团队的整体利益和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她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追求一个完整、完美且高水准的艺术作品,而不是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当作品最终完成时,每位成员都能从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喜悦,这种共同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在评奖评优环节,王慧老师也尽量让团队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这样,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和认可,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个团队。


图片

金陵绒花社青年夜校——金陵绒花课程获奖证书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谈及“拾遗筑梦——南京绒花文化内涵与活态传承”项目,王慧老师向小江讲述了此项目的初衷:希望通过非遗绒花艺术这一独特载体,引领公众深入探索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提升学生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她表示,不仅仅是守护和传承绒花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绒花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路径,让非遗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

图片

王慧老师日常照

在项目筹备阶段,团队始终致力于将绒花相关的社会实践或创新项目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回顾绒花的历史,不难发现,它之所以在过去深受欢迎,正是因为它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成为婚礼等重要场合中不可或缺的头饰。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绒花等传统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逐渐变得有限。

想要实现绒花的活态传承,并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形式推广,需找到绒花与现代生活的共鸣点,让它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融合的根基,正是绒花所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项目研究中,团队不仅关注绒花的制作技艺,更致力于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并尝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和设计理念相结合,让绒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片

王慧老师与绒花社部分骨干合影




 怀瑾握瑜,风禾尽起




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王慧老师擅长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灵感,她的绒花作品造型常常源自于自然界的花朵,无论是漫步于公园还是沉浸于自然环境,她细心观察自然元素,如蝴蝶兰的紫色与黄色的完美融合,壮丽而不失高贵,优雅而又靓丽,总能激发出她内心的创作欲望。这些自然的色彩与形态成为了她创作的灵感宝库,最终通过绒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但在创作实践中,她会深入思考如何将这些自然元素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结合,通过巧妙的组合与装饰,如利用团扇、画框或花瓶等多种载体,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绒花的独特韵味。

此外,王慧老师还分享到,在寻找灵感并创作作品时,主要是对生活深刻的触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


图片

王慧老师游玩照


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时刻留意着身边的一切,从中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她内心的元素。王慧老师表示,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灵感,处处都有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创作的美丽。

尽管在背后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但王慧老师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后悔。她坚信,只有热爱才能坚持,只有不断付出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对于非遗绒花课程的未来发展,王慧老师了充满信心和期待。她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绒花文化。同时,她将继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图片

王慧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绒花



一支绒花,满怀匠心。
王慧老师在传承创新之际,
更凭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校园非遗教学领域绽放独特光芒。
尽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王慧老师依然初心不改,
栉风沐雨,步履不停,
即使前路浩浩荡荡,
仍有万物皆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