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U学子丨在先锋书店守望诗意、心存旷达

发布日期:2022-04-09浏览次数:10

从2014年到今年3月26日为止 ,于小东共发了316条朋友圈,其中有147条关于先锋书店。书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他书写的内容,书店的日暮光影、春夏秋冬都是他照片的背景。这当中的每一条都记录着他在书店的那些日子,他的七年荏苒青春。


01

追随内心 坚定热爱


从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的实习生,到如今在南京的首家乡村店,到目前为止面积最大的分店——先锋汤山矿坑书店的店长,于小东用足够的真诚与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2015年,于小东还是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与许多即将面临毕业的同学一样,他也在为自己没有着落的工作而苦恼。是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找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填报志愿时因为“好就业”这个原因而选择的土木工程专业,在经历了四年的学习后,于小东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热爱与天赋所在。

他喜欢的是阅读,是文字所建构的诗意生活。大一时,他陆续加入了许多社团,但在“三江学院报”即当时的大学生记者团待得时间最长,持续了四年之久。凭借着对文学的兴趣和对书店的向往,他于2015年进入南京先锋书店工作,一晃眼,便已过了七年。


02

在“云巅书店”投身乡村振兴


曾做过理书员、调过咖啡、接过客服、管过行政......于小东对先锋书店越来越熟悉,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与温润如玉的性格气质,在他工作的第三年,被调至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担任店长,这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松阳,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在距离松阳县城15公里的大种山深处,古村陈家铺悬于山崖峭壁之上,三面环山,面朝深谷,云雾缭绕,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美丽幽深的自然环境背后,是不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不适应的生活习惯。

在那里,快递很难通村,一星期要去县城采购一次食材,驾驶电动车需要四五十分钟的车程,村民们晚上六点左右就陆续休息了。这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于小东来说,显得如此古老而又难以忍耐。面对这些新奇的体验,他把这看作一次对自己的磨炼。

那其实是一段显得有点艰难和困苦的日子,但于小东还是从这种日子中品尝到了更多的甜蜜,这甜蜜来源于陈家铺村淳朴的村民。


村民们会给书店送来各种各样自家种的新鲜蔬菜,也时常邀请书店的人们去自己家吃饭。恰逢端午时节,于小东有一天下班回家,在他的住处发现了铺满一桌的粽子,甚至比村里任何一家的粽子都要多。每一家村民都给了一点,最后居然堆满了整整一桌。在于小东眼里,这样朴素的,如送粽子般的行为,将村民们对于书店的支持与喜爱,原汁原味地传递了过来。

面对村民们这样纯粹的善意与爱,于小东一直感怀在心。得知村民们售卖手工制作番薯干的路程周折,他觉得作为来村四个月的年轻人,应该要为村民们做一些实事。



他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大家看见晾晒制作番薯干的过程,将高山上天然的番薯干代售出去。让村民们提高了一点收入,少了一些奔波。这个新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果,原本五六户村民的番薯干要下山半个月才能卖完,于小东和他的同事们只花了两三天就卖完了。

他的做法也让当地政府看见了销售的新方式。隔年,陈家铺村村委会就办起了集体供销社,将高山红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于小东小时候在乡村长大,对于乡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陈家铺村的六个月,他想做的不仅是从经济上帮助村民,更想唤醒埋藏在村民心中对于文化的渴望。

他发现,村民们在书店刚开业的时候是不愿意走进来的。他们在农田忙活的时候往往会挽着裤腿或者是脱下鞋,不免沾染上一些泥土。不过当他们走入书店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把裤腿放下,先回家洗手,收拾干净后方才进入书店。并且,他们都很乐意带领自己的孩子们走进书店,翻翻连环画、看看绘本。

乡村人民聚焦的问题基本上是关于如何吃饱饭,而书店更多是聚焦于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因此,于小东认为怎么让他们愿意去接受文化的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即使在乡村,人们也有接受良好文化的权利。中国文化的根终究是驻扎在乡村的,在这人人都可享受的公共文化空间里,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陈家铺平民书局是陈家铺村看向外界的窗口,也是让外界看见松阳文化、看见陈家铺村的地标。如果说陈家铺平民书局是桥梁,那么于小东就是这座大桥上不停歇的一辆车。

他在接受央视的采访时说道:“我想把中国古老的乡村风貌,继续传扬给大家,继续传扬给读者。让大家见识到,中国古村落还是可以继续以文化底蕴来振兴发展的。”


在这里,于小东接待过北大前校长许智宏一行、绘本漫画家刘洵、浙江省文化厅厅长等众多参观者,为他们讲述松阳故事、先锋故事。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于小东很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朋友圈的个性签名。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书本里作家臆想出来的优美句子,直到来到陈家铺,他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坐落于海拔850多米的陈家铺平民书局,放眼望去,云海环绕着青山,氤氲着村庄,飘逸的云彩就从眼前飘过,他切实体会到了云卷云舒的诗意与旷达。


03

与读者之间永远是“双向奔赴


走进书店,不仅仅是与书的一次靠近,更是与人、与情的一次邂逅。

今年二月初南京迎来了一场难得的雪,先锋汤山矿坑书店也迎来了一位从早看到晚的读者。


窗外大雪纷飞,担心读者读书受凉,于小东给他送去了一个水捂子。当时这位读者没说什么,但当他再次来到书店时,对于小东说道“怎么可以这么暖心!”留意到这位读者当时在读《皮囊》,于小东也找机会送了一本《强风吹拂》给他。

因为这两本书在于小东初接触时,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一个是青春的勇敢追梦,一个是生命的负重前行而不使希望破灭。所以在平时,也会不约而同地将两本书推荐给读者。

之后这位读者每一周都会找时间来书店看看书,找于小东聊聊天。

将“先锋书店”作为“网红书店”进行打卡拍照,这也许是一些人的旅行方式,但对于小东来说,他有着更多的东西想要传达给每一个走进书店的读者。

“我想每个人应该都喜欢,都想听一听关于这家店的历史和故事,就像很多人都好奇我们的书店为什么建在这里一样。通过我对读者们的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好像这个读者对书店比较好奇,是想听这个故事的,那我就会主动与他交流,讲一讲书店的故事,讲一讲我的故事,通过故事来打动读者,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放下姿态,打开内心”,是于小东与读者们交流的秘诀,在书籍铺就的桥梁上,真诚的心与感情是更鲜明的底色。

先锋汤山矿坑书店于去年开业,在开业之后,于小东在以前工作过程中结识的在外地、或在本地的读者,都会陆陆续续地过来看望他与他的新店。

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带上西瓜,因为他们记得于小东最爱吃的水果就是西瓜。于小东也时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明信片。在陈家铺平民书局认识的一位读者,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从香港寄一张明信片到南京。

在这些琐碎、平凡而温暖长久的回馈中,于小东觉得自己日常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真诚与努力都在被读者们深深记着。

“有人记得这件事情的话,我会觉得很暖心。在我看来好像就是很平常的一次交流,或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在读者们看来,可能我的那个动作能够打动他,让他记住了我,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今后的一个工作态度与理念——认认真真的对待我们进入书店的每一位读者。”


工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于小东也难免会有消磨之感。有的人喜欢通过唱歌、有的人喜欢依靠散步来调节自己。而于小东却说,他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想一想读者,想一想读者对他的好。回想和读者的故事,和读者在店里的一些交流场景,能让他对现在的工作持续抱有热情。

“我觉得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在读者看来可能感受到了触动,这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一次反馈。”

于小东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是双向的,将自己的爱和善意交付出去的同时,也收获到了飞行的明信片和夏天冰爽甜蜜的西瓜。


04

一份小小的坚守


图片


去年年底,书店负责人曾问过他是否有换一家门店工作的想法。于小东拒绝了,他仍然想在先锋汤山矿坑书店工作。他说自己已经更换过很多工作地,也到了一定的年龄,他想把这家门店经营得更好一些、把故事讲得更好一点、传递得更广一些。

他想通过自媒体,逐渐走到大家的面前来,把文化书店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吸引更多的读者。让线上的读者也能够看到书店、走进书店,尽可能多地接触书籍,感受文化的存在。


相比于行政层,他更喜欢担任门店店长。因为他喜欢的是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这也是他想在先锋一直做下去的小小心愿。

从大学时期作为一个阅读者、一个买书人,到如今成为一家书店的经营者,于小东对于书店的理解更深了。“当我们走在田园街头,如果有一家餐厅的存在,人们也许不会有多么惊讶,但如果突然发现有一家书店的存在,我觉得人们心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种惊讶感,这可能源于我们对书店是有着一丝丝的崇拜感。”


图片


想保留一块清净的阅读之地,保护人们对于书店的特殊情感,这是支撑着于小东在漫长的岁月中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的原因。


05

“今日的生活源于昨日的选择”


这是于小东在一本书里看见的一句话,被他长久地记在心中。回首过往来路,他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想与还在校园里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图片


往往在毕业过后,对于母校的情感会更加深厚。因为在工作时,将不可控地怀念起大学时光。和三江有关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将会在你从三江毕业的经年过后,不设防地从你记忆中一闪而过。而这片段式的记忆,将会使你念及美好,于内心触动良久。

这段时光珍贵而又短暂,它包含了我们的宝贵回忆,也包含了我们逐渐走向未来的选择。在这段时光里你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尝试以往不敢做的事情,尽力追逐你的梦想。当你学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越清楚自己的选择。青春一去不复返,那便在时光里留下脚印吧。


图片

在于小东看来,对比于工作,学习是人的一生中最快乐最“轻资产”的一件事情。在学校,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安静专注的环境中获取想获取的一切知识。但是当工作之后再想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被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所干扰与限制。因为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海无涯,知识是我们一生都要去做的事。时光转瞬即逝,务必请好好珍惜。

图片


关于选择,于小东坦言,他在与土木工程专业截然不同的文化行业工作了这么久,完全没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对未曾经历过的事怀抱一丝羡慕感,也很容易地只看见别人工作的轻松光鲜。综合工作经验来看,于小东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尽量考虑与自己专业相对口的工作类型。但想要重新开始的话,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试错,因为年轻就是最好的本钱。不过,试错的机会也不要太多,三次以内即可。花费五年左右的时间用来历练自己,打磨自己,将自身锻造成一把收放自如的宝刃。


图片


对于喜爱阅读而又苦恼无从下手的同学们,于小东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从小说开始读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比如《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强风吹拂》《摆渡人》或者《相约星期二》......这一类的书籍对于理解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它又蕴含着一些感性的文学语言,能让人感受到与阅读之间最质朴的一种亲近和情感上的共鸣。读了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向着历史哲学这一块去靠近。都说以史为鉴,多读历史对于我们在生活学习或者是工作中建立起一个宏观完备的知识架构是有很大帮助的。”


图片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些人喜欢以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读书历程。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可能会忘记了原本读过的内容,产生“读有什么用呢”的浮躁想法。在于小东看来,这是不用担心的。

“我们都是一样的平凡人,时过境迁会忘记所读的内容,也会改变读物偏好。但真的是一场空吗?篮子在水的反复洗涤下,是会变得更加明亮的。”


图片


如果有读者找不到喜欢的读物,他会建议随便拿出一本书阅读。“先读前10页,如果能够读到第11页,那说明这本书你还可以继续读下去。反之读到第10页都没有让你产生一点兴趣的话,你就完全可以换一本。当你认认真真完全读完一本书之后,书中会告诉你,第二本来读什么书——从书中找书。”

“我们所阅读的内容,它表面上虽是白纸黑字,但它会潜在你的气质里、谈吐上。当你写文时,脑海里偶然会蹦出来书中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词,这是从你平时阅读的文字和诗歌里积累而来的。”


图片

汤山矿坑书店扎根于荒置的矿坑,依附于老旧的砖窑。植被从破碎的石缝中长出,代表着自然、历史与工业的结合,是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品。这里最适合品一口咖啡,阅读一本书籍,眺望一下远处的风景。

因为疫情,书店已经暂停营业,但于小东的步履不停。他现在正化身志愿“大白”,在社区里做流调、运物资......“用自己一连串越来越纯净的努力”脚踏实地地去守护他爱的汤山、他爱的书店。


图片

图片


先锋书店有个不成文的暗号,

只要大家说“找易烊小东”,

那小东学长就可能送一张明信片,

或者是送一本推荐的书籍。

嘘!

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