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名家学术会客厅(第九期)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1-12-19浏览次数:10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孟勤教授

12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名家学术会客厅(第九期)学术讲座,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孟勤教授为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作了题为“新文明形态与世界观”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孙迎光教授主持。

曹孟勤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文明形态”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古希腊和西方近代世界观的内在局限,提出了当代新文明形态的世界观依据。他指出,世界观是关于人和世界的根本关系或者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回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人对待世界的态度、责任和行动。

曹孟勤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学问便是关于自然的学问,探讨自然就是在探讨整个世界的根本问题,自然是宇宙的本性,也是所有万物的本性。随后,他分析了中世纪基督文明的世界观本质上依然是“人在自然之下”的延伸与发展。但不同的是,古希腊的“自然”是神圣的、迷茫的神,弥漫在宇宙中。基督文明中,自然是被具象化、人格化的“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为,人是上帝的奴仆。

曹孟勤指出,近代哲学不再追问世界的本体或本源,而是追问人能不能认识自然界、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知识。哲学变成了认识论。认识论便需要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人作为思维的存在成为了认识主体,自然作为认识对象成为被认识、被改造的对象。所谓“知性为自然立法”本质上是指人代替或僭越了上帝,不再仅仅是受自然支配,而是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由此,形成一种“人在自然之上”的世界观,但这种世界观本质依然是不平等的关系,它指向征服自然、开发自然、掠夺自然,要求把自然加工厂商品供人类使用,认为自然万物都要为人服务,导致人类世界对自然世界的无限制开发利用和掠夺,其结果就是生态危机的发生。

最后,曹孟勤就如何建构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必须回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他分析了近代西方学者的三种路径:一是回到前工业革命,倒回到传统;二是后现代学派,现代之后,强调怎么都行;三是纠正现代的缺陷,继续行进在西方工业文明的道路上。这些答案并没有真正超越古希腊的宇宙本体论、近现代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我们需要以新的视角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寻找新文明形态生成的世界观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质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本体论回答,即人在自然之中,自然在人之中,人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孙迎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曹孟勤教授哲学功底十分深厚,思维极为缜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视角入手,分析了新文明形态生成的世界观依据,思路非常清晰,使我们对新文明形态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全体教师要向曹教授学习,增强自身理论功底、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通讯 郑琳丽 摄影 吴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