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开幕式
三江学院副校长、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小锡发言
与会领导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5月21日-5月22日,第四届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浙江树人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主办,浙江树人大学承办,研讨会围绕“新时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主题,探讨如何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江学院副校长、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小锡,研究会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尹娟及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5月21日的开幕式上,王小锡会长做了重点发言。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民办高校要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问题。他强调,我们需要探讨民办高校思政课程如何搞出特色,走一条符合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思政课程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加强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会上宣布了研讨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自2021年初发出论文征集通知后,共收到全国各地四十多所高校的应征论文65篇,经过评审,最终评出20篇优秀论文。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飞老师的论文《“课程思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荣获一等奖。
开幕式结束后,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顾问、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胡坚为全体老师上了题为“学习百年党史 我们要学到什么”的精彩一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为与会教师分享了“科学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5月22日上午,获得优秀论文特等奖和一等奖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李飞老师作了题为“‘课程思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的经验分享,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保障体系、健全教学考核机制、拓展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优化方案,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理性回归。
研究会秘书长尹娟主持优秀论文点评环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志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献生对此次入选的优秀论文进行了点评。
此次研讨会在中国革命的红船起航地浙江召开意义重大,参会教师会后纷纷表示要永远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将思政课提升新水平、迈向新境界、展示新气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讯 摄影 郑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