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锡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会议现场
10月17日上午,我校校级科研项目(社会科学类)申报动员会在行政楼5322会议室召开。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学院、商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院的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及部分从事社科研究的老师参加会议。
科学技术与对外合作处曾凡捷处长主持会议并对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我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社科类、自科类科研工作开展,设置专项资金,分类进行指导、动员,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这个契机,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确保申报质量。大家通力合作,将我校科研工作推向新的高峰。随后,就近期我校出台的《三江学院校级科研管理办法(试行)》、《三江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与会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王小锡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王校长指出,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是为了推进学校的学术发展,提升学校的科研平台,产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我校事业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从科研工作的角度贡献我们独到的力量。他就本次启动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是科研站位要高。科研是本科大学办学之根,诸如学科的发展、师资水平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服务社会效益的不断增强等等都需要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作支撑。二是要充分认识整体提升科研平台是项系统工程。要有喊得响的专家和专家队伍、要有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要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要有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产生效益的科学的“行为工程”设计等。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文科科研意识,促进文科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服务功能的加强。我校文科学科、专业在我校占“半壁江山”,轻视不得,要通过科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乃至学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并高水平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要树立信心,科学规划,力争国家级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在近年实现较大面积丰收。要动员教师抓住每次申报课题的机会,逢时必报,做到“广种薄收”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有收获,更在于锻炼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五是要抓住校内设置课题之机遇,全面动员,力求见成效。各相关学院要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刚刚出台的两个文件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结合文科学科和专业建设等要求,认真组织申报校级课题,为今后成功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六是要抓紧夯实学校文科科研基础。为了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各学院及其各学科要在动员申报校内课题的同时,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和明确科研目标,要组织培养好专家群体,善于集体攻关。同时,每位教师要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落实近期、中期和长期科研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研究目标。
(通讯 李璐 摄影 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