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纪念朱自清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8-10-16浏览次数:17

 

学术研讨会现场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韩松林先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先生

朱自清先生嫡孙朱小涛先生

10月13日,由江苏省作家协、扬州市委宣传部和扬州大学等共同主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纪念朱自清先生120周年诞辰暨“朱自清的文化自信与文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王军,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韩松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教授,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扬州大学副校长陈国宏教授,朱自清先生嫡孙朱小涛,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河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以及中国作协、江苏作协、江苏社科院、江苏社科联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滕永文博士也应邀参加这次会议,提交了会议论文《清秀也温厚的背影坚韧也和煦的灵魂——感悟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并做分组发言。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韩松林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在朱自清诞辰120周年之际,举办“朱自清的文化自信与文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契合时代需要,意义深远。纪念缅怀朱自清先生,阅读研究朱自清的作品,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启示。第一,朱自清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取材于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饱含着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切,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他的创作启发我们,文学创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热爱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努力塑造形神兼备的时代形象,才能不断诞生佳作。第二,朱自清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先生的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标识。他的创作启发我们,必须充分发扬现实主义精神,鼓励作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驱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写出更多有筋骨的文学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时代放歌,为中国书写。第三,朱自清的一生彰显出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不平凡的一生启示我们,要通过对其经典作品的再分析、再阐释、再讨论,对其研究成果的再整理、再归纳、再研究,不断强化朱自清在文学史与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大力弘扬朱自清崇德尚义的人生涵养,不断扩大朱自清和他作品的整体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在研讨会上说,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尤其是散文写作,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现代风格,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宝贵的写作典范和艺术经验。先生是学界令人称道的学者和教授。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领域都有着精深的造诣和很高的建树。朱自清先生的文学成就与其人格是分不开的。他的标准与尺度和知识分子的风骨气节,是值得珍视的人文传统。他是有着坚定民族气节的战士,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先生的文学才华和爱国情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朱自清先生嫡孙朱小涛代表亲属发言,他说,祖父的成就主要靠后天努力。他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兴趣爱好。他的情感世界也和普通人一样。从作品来看,有写父子之情的《背影》,有写夫妻之爱的《给亡妇》,有写儿女之乐的《儿女》,这些都表达了人类的美好情感。朱自清先生不仅属于朱家,更属于整个华人世界。他为现代散文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近50篇。学术研讨会上,部分专家学者(王尧、曾绍义、吴周文、张王飞、姜建及李宗刚)作了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切入,高度评价现代文化名人朱自清的诸多贡献,表达了对先生治学精神、人格魅力的崇敬之情,肯定了在文化自信前提下探究朱自清文学意义的重要价值。并从文献、文学文化观、教育理念与知识分子风骨等方面对朱自清的文学意义进行了研讨。

(通讯 摄影 滕永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