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当选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发布日期:2016-12-12浏览次数:446

   

  陈云棠校长作学术报告

黄安永副校长参加大会 

  大会现场

  

    12月8-10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学校内涵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少军,中国高教学会驻会副会长陈浩,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等出席。省教育厅及全省高校领导、高教界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共300多人与会。我校陈云棠校长、黄安永副校长及高教研究所相关老师参加了大会。
    在本次大会上我校当选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校长陈云棠教授当选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在9日下午的校长论坛上,陈云棠校长作为民办高校向大会上作了题为《方位、方向、方法: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的学术报告。

    陈校长认为,学科和专业是高校办学的两个基石,是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各部门关切的焦点,更是国家“双一流”与“促转型”建设的抓手,体现了水平与特色,决定了声誉与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联系三江学院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特色作了全面展示和综合推介:一、方位: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区别;二、方向: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特色;三、方法: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思路。
    陈校长指出,在学科建设上,应用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的必然取向:民办高校的办学特征决定着其学科发展要着眼应用技术;应用学科的价值决定了切入方向要直探前沿;技术创新的时效性决定着建设成果的两个及时转化。在专业建设上,“三个对接”是民办高校的目标任务:专业内涵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专业评价与国家认证对接。

    陈校长强调,学科建设要整合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重点突破。专业建设要注重联动改革,实现整体提升,以“促转型”为契机、以“创一流”为目标,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专业建设综合性改革,一是对接行业产业,优化专业布局;二是依据业界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三是坚持多途并举,拓宽实践平台;四是实施“彩虹计划”,加快队伍转型;五是坚持协同创新,实现借力发展。
    大会共收到征文115篇。我校2篇学术论文被大会收录《论文集》,分别是:副校长黄安永教授《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思考——三江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和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王志斌老师《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跨学科建设可行性研究》。

(通讯  顾坤华  孙培华  摄影  孙培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