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华老师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

发布日期:2016-07-08浏览次数:74


 近日,三江学院党委宣传部《三江学院报》主编孙培华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孙培华老师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人,自幼钟爱国学,勤奋写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云南省华坪县第一中学,并升入吉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攻读本科,随即又升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程杰教授。

孙培华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及工作后一直担任教学工作,躬耕科研,笔耕不辍,写成了多篇文学学术论文,诸如《中国古代茶花诗歌的忠君体国的忧患意识》《从<卜算子>谈“水”的意象》《茶花与民俗风尚》《海洋文化在李白诗歌中的渗透》《唐宋茶诗词与审美文化研究》《古典诗词中的粟意象及审美文化研究》等在北大核心期刊《作家》《语文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广西社会科学》《三江高教》等刊物上发表;专著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国花卉审美文化研究丛书·芍药、海棠、茶花文学与文化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茶花文学与文化研究》;担任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欣赏基础》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语文》第二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应用写作》第二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副主编等。

孙培华老师还曾担任《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报》校报主编,出版校报共计160期,现担任《三江学院报》主编,出版校报近30期。孙培华老师加入南京市作协后,将有机缘向更多作家、学者学习,增长学识才干,参加作协的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繁荣祖国的文学事业贡献力量。

(单汝鹏)

新闻延伸:

   南京市作家协会,简称“南京市作协”,成立于1985年5月23日。其前身为南京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市文学组织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5月9日成立的南京市青年文学工作者协会和市文联的文学部,当时文学部领导为方光焘、铁马、关吉罡和路翎等。
   1962年1月28日,南京市第三次文代会召开,正式成立南京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文协主席董昌达,副主席唐圭璋、沈蔚德、刘珉瑛、宋家琪;秘书长李克因(驻会),副秘书长董观忠、李毓琦(以上均驻会)。办公地址在中山路2号。1980年11月28日南京市第四次文代会召开,市文协换届,名誉主席唐圭璋,选举主席程千帆,副主席包忠文、李春光、沈蔚德、杨苡。秘书长刘舒(驻会)。1985年5月23日至25日,南京市作家协会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主席包忠文,副主席邓海南、陈键、江广玉、周梅森、俞律(驻会)、斯群;秘书长俞律(驻会),副秘书长冯亦同、林震公(以上均驻会)。办公地址在高楼门66号。1995年6月23日市作协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名誉主席包忠文,选举主席江广玉(驻会),副主席邓海南、王盛、冯亦同(驻会)、叶兆言、周梅森、龚惠民;秘书长冯亦同(兼),副秘书长孙华炳(驻会)、方政。1995年10月办公地址迁入成贤街43号。2002年2月1日市作协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名誉主席包忠文,选举主席江广玉(驻会),副主席邓海南、方政、叶兆言、孙华炳(驻会)、祁智、龚惠民。秘书长王维平(驻会),副秘书长蔡宁、刘德林。2003年6月办公地址迁入白下区四条巷12号。市作协现有会员870人,省作协会员263人,中国作协会员56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