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初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以来,由于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指导有方,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引起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主流媒体更是纷纷予以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新华网、新浪网、东方网、《中国报道》杂志、中国江苏网、江苏教育网、江苏高教网、江苏教育党建网等各类主流媒体发表相关文稿25篇次,另有各类网站、论坛、网络社区、微博、微信朋友圈产生大量转载,为增进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为促进我校这一活动的经验、做法与外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了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办学舆论环境。
在这次新闻报道活动中,《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走现场》、《学好最大道理,解决最“小”问题 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深入一线》、《三江学院将办电路工程硕士点》等新闻标题凸显了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抓实干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师生对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活动效果的深化。
详见校园网首页“媒体三江”,并关注后续相关深度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新华网、新浪网、东方网、《中国报道》杂志、中国江苏网、江苏教育网、江苏高教网、江苏教育党建网等各类主流媒体发表相关文稿25篇次,另有各类网站、论坛、网络社区、微博、微信朋友圈产生大量转载,为增进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为促进我校这一活动的经验、做法与外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了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办学舆论环境。
在这次新闻报道活动中,《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走现场》、《学好最大道理,解决最“小”问题 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深入一线》、《三江学院将办电路工程硕士点》等新闻标题凸显了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抓实干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师生对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活动效果的深化。
详见校园网首页“媒体三江”,并关注后续相关深度报道。
(记者 宋常铁)
附:
1、新华网的报道内容:
三江学院路线教育不走过场走现场
2014年05月23日 18:19:34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新华网南京5月23日电 (刘国超 通讯员 宋常铁)在4月3日下午召开的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动员大会上,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潘漫副书记对三江学院的党员干部提出要求,希望三江学院能够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全省民办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出示范。一个多月过去了,记者来到三江学院,做了深入采访。
民办高校要不要开展实践活动?三江学院的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班子一直认为,不但要开展,还要明确重在推进科学治理,要当高教改革的先锋,办中国最受尊重的民办大学。谈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江学院党委书记丛懋林同志有一句话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学好最大的道理,解决最‘小’的问题”,什么是最大的道理?最小的问题是怎么努力解决的?
据丛懋林同志介绍,三江学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走现场,重在深入师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落实在实际问题上。
在集体学习交流学习环节,全校党员干部开风气之新,没有形式主义,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真学进去了,思想水平提高了。丛懋林对记者谈到如何对待群众意见:“多数群众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单位和部门的突出问题,多数群众的意见有其天然合理性,我们要予以尊重,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明白大道理,解决‘小’问题,解决一件件看上去很小,实际上关联群众利益的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不走过场,不虚、不空、不偏。校长陈云棠同志认为:检验三江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成效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有没有使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上来,二是有没有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三是有没有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有了校领导班子以上的共识,把收集上来的群众的意见抓好落实就不是空话了。
提起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向技术、职业教育转型,陈云棠校长思维转型很快,把握很准,他对记者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本科职业教育有疑惑。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总是‘低档次’、‘低层次’的,总觉得那是中专、高职做的事,与我们本科院校的身份不符,认为这是自降身价的事。其实,这种观念已经陈旧了,我们在校生18000多人,总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更高层次深造的,我们必须提供可供他选择学习的平台和渠道,让腿长的学生跑快一点,肚子大的多吃一点,但这不影响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关于专业硕士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据介绍,三江学院改革的步子很大,学校各二级学院的专业负责人将与企业骨干对接,建立“双专业主任制”。聘请企业骨干担任专业主任,负责实践环节训练,学校方面的专业主任也挂职企业,进行实训锻炼。
学校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工科专业实验材料费由原来生均90元增加至生均150元,生产实习经费由原文科生生均60元、工科生生均100元,现统一提高为150元。在此基础上,学校承诺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用于实验室建设。真的是改革动真格,投入动真金。
记者在三江学院采访发现,许多二级学院都提出要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任院长朱明程教授,刚刚60岁,曾任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DA技术中心主任。他来到三江学院后表示,一定要把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点办起来。这无疑对学科团队建设,对三江学院办学层次的提升有重大意义。他对记者说:“从师资力量,到实验室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我们都没有问题,我们的团队可能是国内一流的”。他对记者如数家珍列举了一系列名师,这里海外归来的学者居多,至少有一半来自国际名企的高管,真正在国际有名,在集成电路界有名气。他说:“目前国内民办大学中,在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方面是没有,全国有71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授予点,民办大学没有。”
三江学院一贯注重教职工的生活待遇,这是职工队伍稳定,保持充沛干劲的重要基础。比如教职工的午饭问题,就让学校党组织在职工“菜盘子”上赢得了群众赞誉。
经过长期的调研、筹备,今年4月初,全新的教职工食堂开张了。校领导切实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与教师和基层职工一起端盘子就餐,丰富的菜品,可口的味道,健康的原材料,都让教职工交口称赞。党委书记丛懋林对记者介绍说:“食堂花了点小钱,四两拨千斤,大家吃饭都是笑逐颜开的。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解决掉,不能停留在最大的道理上。这个举措不仅解决了教职工中餐的后顾之忧,不仅是解决吃一顿饭的问题,而是给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校领导之间提供了相互接触、沟通交流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大家庭一样和睦相处的氛围,这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有的老师说‘三江有这样的和谐氛围,看到希望了’。”
记者在食堂看到,分管后勤的武正林副校长坚持最后就餐,他站在厅堂中,不时走到教职工面前,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对记者说:“你把教师放在你心目中有多重,你在教师心中就有多重!你把群众装在心中,教职工就会把三江放在心中。”朴素的话语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三江学院这一举措无疑被教职工打了高分。
重视新媒体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是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之一,也是省委、省教育厅的要求。三江学院把宣传工作创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文化建设和学校舆论安全管理的重头戏来抓,党委副书记笪佐领在全校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学好新媒体,建好新媒体,用好新媒体,管好新媒体。
长期以来,校报作为大学宣传舆论工作主阵地,存在着老同志看不清,青年师生不爱读的困境,党委宣传部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深入发动师生参与新媒体领域宣传工作的同时,更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师生阅读偏好转型,为师生提供校报和其他宣传内容的触摸化、便捷化阅读。比如,在学校6个主要楼宇,引人注目的地方分别安放了1个画面精致、内容丰富的液晶触摸显示器——“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这项创新没有花设备的钱,每年只需支付几千元电费,这少于压缩纸质校报印数和减少对外发行所节约的费用。不但有利于师生阅读党报,又帮助了本校校报对外传播,对于读报困难的老同志,尤其是喜欢紧随时代潮流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来说,更是贴近人心的改革举措。阅报栏除了《三江学院报》电子版,还有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实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开启数字教育的先河。
三江学院视学生为亲人,让学生做主人,关心本单位教职员工的成长。校领导要建立分工联系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成长。学校召开专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教师待遇和工作量核算的意见。陈云棠校长说,一定要向第一职业的一线教职工倾斜,逐步探讨建立职员工资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工资体系。他对记者说:“我们要开源节流,但增加教职工收入天经地义,必须兑现承诺,再大困难也要给职工加工资”。
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一定要认真、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呼声。比如前文提到的工程硕士招生,这个工程硕士的招生提前就做好为学生着想的预案——开放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岗位(国内各大学都没有先例),用研究生做实验员,给研究生发津贴,可以解决学校正式录用的实验员不安心本职、上升空间有限的问题,还可以为工程硕士生排忧解难,让他们日常有收入,学费再尽量减免,上学就没有压力了。此外,对于这个民办大学未来硕士生的前途也高度负责,朱明程院长对记者说:“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刚工作也就月薪3000元,在这里拿到中科院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出去就能拿到7000元,5年后拿到15000元”。学校会和几个大企业联合,对学生认购,实施订单教育。在校期间会主动为研究生进行最人性化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
在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和积极影响下,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学院也纷纷采取实际行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机会。5月4日下午,三江学院团委和地铁运营公司团委联合在地铁南京南站站厅举办了“美化地铁环境,彰显青年风采”志愿者行动。4月26日,机关第二党总支开展党日活动,认真研讨如何使用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商学院开展了“我为商院发展献一策”活动。
据了解,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办实事、解难题、促改革,是校领导班子以整风精神高度重视的结果。校级领导班子成员40多次深入各学院、各部门、教学一线同师生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校级领导班子党员成员共召开了14场座谈会,涉及各方面代表170多人。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利用平时工作机会,真诚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共访谈80多位教职工,70多位学生。到目前为止,共征集到意见建议500多条。
5月6日下午,学校在三江会堂召开了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推进会。在接下来的两个阶段,三江学院将重点抓好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同时抓好建章立制,确保原有的制度、体制、做法能适应新时期发展,为推进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
4月29日,三江学院校务会议讨论决定,限时解决当前八大重要工作。包括后勤管理模式优化方案、制定队伍建设“彩虹计划”、推进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意计划等在内的创新举措都列入日程表。
记者在绿树红墙的三江学院主校区采访,在这所号称“南京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的山水园林中流连,真切感受到,目前三江学院师生正齐心协力,为把三江学院建成我国最受尊重的民办大学,为实现百年名校的三江梦而奋斗。
民办高校要不要开展实践活动?三江学院的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班子一直认为,不但要开展,还要明确重在推进科学治理,要当高教改革的先锋,办中国最受尊重的民办大学。谈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江学院党委书记丛懋林同志有一句话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学好最大的道理,解决最‘小’的问题”,什么是最大的道理?最小的问题是怎么努力解决的?
据丛懋林同志介绍,三江学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走现场,重在深入师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落实在实际问题上。
在集体学习交流学习环节,全校党员干部开风气之新,没有形式主义,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真学进去了,思想水平提高了。丛懋林对记者谈到如何对待群众意见:“多数群众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单位和部门的突出问题,多数群众的意见有其天然合理性,我们要予以尊重,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明白大道理,解决‘小’问题,解决一件件看上去很小,实际上关联群众利益的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不走过场,不虚、不空、不偏。校长陈云棠同志认为:检验三江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成效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有没有使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上来,二是有没有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三是有没有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有了校领导班子以上的共识,把收集上来的群众的意见抓好落实就不是空话了。
提起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向技术、职业教育转型,陈云棠校长思维转型很快,把握很准,他对记者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本科职业教育有疑惑。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总是‘低档次’、‘低层次’的,总觉得那是中专、高职做的事,与我们本科院校的身份不符,认为这是自降身价的事。其实,这种观念已经陈旧了,我们在校生18000多人,总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更高层次深造的,我们必须提供可供他选择学习的平台和渠道,让腿长的学生跑快一点,肚子大的多吃一点,但这不影响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关于专业硕士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据介绍,三江学院改革的步子很大,学校各二级学院的专业负责人将与企业骨干对接,建立“双专业主任制”。聘请企业骨干担任专业主任,负责实践环节训练,学校方面的专业主任也挂职企业,进行实训锻炼。
学校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工科专业实验材料费由原来生均90元增加至生均150元,生产实习经费由原文科生生均60元、工科生生均100元,现统一提高为150元。在此基础上,学校承诺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用于实验室建设。真的是改革动真格,投入动真金。
记者在三江学院采访发现,许多二级学院都提出要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任院长朱明程教授,刚刚60岁,曾任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DA技术中心主任。他来到三江学院后表示,一定要把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点办起来。这无疑对学科团队建设,对三江学院办学层次的提升有重大意义。他对记者说:“从师资力量,到实验室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我们都没有问题,我们的团队可能是国内一流的”。他对记者如数家珍列举了一系列名师,这里海外归来的学者居多,至少有一半来自国际名企的高管,真正在国际有名,在集成电路界有名气。他说:“目前国内民办大学中,在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方面是没有,全国有71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授予点,民办大学没有。”
三江学院一贯注重教职工的生活待遇,这是职工队伍稳定,保持充沛干劲的重要基础。比如教职工的午饭问题,就让学校党组织在职工“菜盘子”上赢得了群众赞誉。
经过长期的调研、筹备,今年4月初,全新的教职工食堂开张了。校领导切实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与教师和基层职工一起端盘子就餐,丰富的菜品,可口的味道,健康的原材料,都让教职工交口称赞。党委书记丛懋林对记者介绍说:“食堂花了点小钱,四两拨千斤,大家吃饭都是笑逐颜开的。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解决掉,不能停留在最大的道理上。这个举措不仅解决了教职工中餐的后顾之忧,不仅是解决吃一顿饭的问题,而是给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校领导之间提供了相互接触、沟通交流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大家庭一样和睦相处的氛围,这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有的老师说‘三江有这样的和谐氛围,看到希望了’。”
记者在食堂看到,分管后勤的武正林副校长坚持最后就餐,他站在厅堂中,不时走到教职工面前,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对记者说:“你把教师放在你心目中有多重,你在教师心中就有多重!你把群众装在心中,教职工就会把三江放在心中。”朴素的话语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三江学院这一举措无疑被教职工打了高分。
重视新媒体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是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之一,也是省委、省教育厅的要求。三江学院把宣传工作创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文化建设和学校舆论安全管理的重头戏来抓,党委副书记笪佐领在全校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学好新媒体,建好新媒体,用好新媒体,管好新媒体。
长期以来,校报作为大学宣传舆论工作主阵地,存在着老同志看不清,青年师生不爱读的困境,党委宣传部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深入发动师生参与新媒体领域宣传工作的同时,更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师生阅读偏好转型,为师生提供校报和其他宣传内容的触摸化、便捷化阅读。比如,在学校6个主要楼宇,引人注目的地方分别安放了1个画面精致、内容丰富的液晶触摸显示器——“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这项创新没有花设备的钱,每年只需支付几千元电费,这少于压缩纸质校报印数和减少对外发行所节约的费用。不但有利于师生阅读党报,又帮助了本校校报对外传播,对于读报困难的老同志,尤其是喜欢紧随时代潮流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来说,更是贴近人心的改革举措。阅报栏除了《三江学院报》电子版,还有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实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开启数字教育的先河。
三江学院视学生为亲人,让学生做主人,关心本单位教职员工的成长。校领导要建立分工联系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成长。学校召开专门座谈会,听取关于教师待遇和工作量核算的意见。陈云棠校长说,一定要向第一职业的一线教职工倾斜,逐步探讨建立职员工资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工资体系。他对记者说:“我们要开源节流,但增加教职工收入天经地义,必须兑现承诺,再大困难也要给职工加工资”。
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一定要认真、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呼声。比如前文提到的工程硕士招生,这个工程硕士的招生提前就做好为学生着想的预案——开放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岗位(国内各大学都没有先例),用研究生做实验员,给研究生发津贴,可以解决学校正式录用的实验员不安心本职、上升空间有限的问题,还可以为工程硕士生排忧解难,让他们日常有收入,学费再尽量减免,上学就没有压力了。此外,对于这个民办大学未来硕士生的前途也高度负责,朱明程院长对记者说:“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刚工作也就月薪3000元,在这里拿到中科院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出去就能拿到7000元,5年后拿到15000元”。学校会和几个大企业联合,对学生认购,实施订单教育。在校期间会主动为研究生进行最人性化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
在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和积极影响下,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学院也纷纷采取实际行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机会。5月4日下午,三江学院团委和地铁运营公司团委联合在地铁南京南站站厅举办了“美化地铁环境,彰显青年风采”志愿者行动。4月26日,机关第二党总支开展党日活动,认真研讨如何使用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商学院开展了“我为商院发展献一策”活动。
据了解,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办实事、解难题、促改革,是校领导班子以整风精神高度重视的结果。校级领导班子成员40多次深入各学院、各部门、教学一线同师生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校级领导班子党员成员共召开了14场座谈会,涉及各方面代表170多人。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利用平时工作机会,真诚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共访谈80多位教职工,70多位学生。到目前为止,共征集到意见建议500多条。
5月6日下午,学校在三江会堂召开了三江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推进会。在接下来的两个阶段,三江学院将重点抓好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同时抓好建章立制,确保原有的制度、体制、做法能适应新时期发展,为推进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
4月29日,三江学院校务会议讨论决定,限时解决当前八大重要工作。包括后勤管理模式优化方案、制定队伍建设“彩虹计划”、推进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意计划等在内的创新举措都列入日程表。
记者在绿树红墙的三江学院主校区采访,在这所号称“南京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的山水园林中流连,真切感受到,目前三江学院师生正齐心协力,为把三江学院建成我国最受尊重的民办大学,为实现百年名校的三江梦而奋斗。
2、部分媒体的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