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圆满完成各项活动

发布日期:2013-09-06浏览次数:587

 

计算机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

亚青会地铁服务志愿者

向外籍人士发放调查问卷

三江学院亚青会赛会志愿者成员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南京晨报报道

普法宣传(一)

普法宣传(二)
    按照团中央、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开展201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贯彻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专业理论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校团委组织广大在校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院系分团委紧密配合学校团委安排,鼓励和支持学生采取集中组队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稳步开展各项工作。根据院系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特色,分别组织亚青会赛会志愿者实践小分队、亚青会地铁志愿者实践小分队、计算机学院“送科技下乡”小分队、法律系“送法下乡”小分队等六支校级实践重点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1日起,由我校选派的亚青会赛会志愿者就返校参加志愿者相关培训,积极完成各项培训课程,并且受亚青组委会指派,负责江宁体育中心的足球和手球比赛,为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及官员、媒体记者提供餐饮保障,于8月23日圆满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在从事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受到了参赛国家运动员及组委会官员的一致好评,展现了三江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高职院分团委在亚青会期间组织地铁交通志愿者实践小分队,承担了新街口地铁站亚青会非赛场—交通服务类(地铁)志愿者工作,确保运动会期间南京地铁运营的有序进行。为了高效完成服务工作,学生们克服酷暑高温,认真参加培训,坚持每日按时到达服务地点,为乘客提供热情、高效地服务,受到了地铁公司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计算机学院组织了送科技下乡实践小分队,于7.17日-7.24日深入无锡市隐秀苑社区、后西溪社区,为当地群众送去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采用多种形式,既提升了我校知名度,又给群众带去了实用的科技知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教育报道》栏目做了专题报道,《南京晨报》等媒体也给予了相关报道。
    法律系“送法下乡”实践小分队7.31日-8.7日在盐城市阜宁县就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走上街头宣传,开展了为期7天的普法宣传活动,目的将法律带进千家万户,让所有市民懂得自己应当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此次活动同时也得到了盐城市阜宁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了与当地群众的接触,利用所学法律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比如关于房屋拆迁的问题等等。
    外国语学院组织实践小分队,应南京创建国际化城市的需要,同时也伴随其人口日益呈现“国际化”的特征,尤其是在2014年,南京即将举办青奥会,届时,南京即将迎来大量外国游客。针对“在宁外籍人士对南京服务行业的外语服务满意度”这一课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十名小分队成员走上街头,走进亚青会比赛场馆,充分利用每一次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进行外语服务满意度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也向外籍人士介绍了三江学院,充分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小分队分别于7月10号到7月24号和8月25到28号在南京市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玄武区和雨花台区公开停车场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工作为分时间段观测停车需求。结合调研所得数据,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南京市停车难等问题的方案。
    主题多样、形式创新的社会实践,体现了三江学子的良好风貌与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创新的热情与信心,培养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宝贵素质。 参加实践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另外,今年三江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各地实践单位、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无锡电视台、南京晨报等媒体也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我校为将三江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大学贡献了一份力量。我校将会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早日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进行
下去。
 
(通讯 齐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