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
中国竭力依托档案记录拯救“城市记忆”
发布时间: 2007-12-14     发布人:     访问次数: 217

    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否过快?新一轮的“造城运动”是否面临与文化传统决裂的尴尬?正当一些境外媒体聚焦于此之时,中国已适时启动了一项“城市记忆工程”,期望竭力拯救正在消释的城市足迹,使之得以“原生态”呈现,并永续保存。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段东升今天在上海证实,这一“城市记忆工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十多座城市的档案部门参与,旨在抢救并保存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文化载体。

    今日在上海举行的“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上,来自京津沪等地的档案界人士,向外界解密中国保护“城市记忆”的最新进展。

    “胡同,是老北京的文脉。”北京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坦言,自元代建都算来,具有七百多年文化积淀的北京城,如今正越来越忧心胡同和四合院的风姿不再。

    从禄米仓胡同的“仓杨家”家谱亮相,到总布胡同的百年名人荟萃展,再到今年的西交民巷“胜景再现”。二00一年起,北京市档案馆试图借助胡同这一方宝地,实地举办档案展,“让老北京的四合院自己开口说话”。

    “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复兴胡同文化的同时,也是在与北京城改造的步伐“赛跑”。让人欣慰的是,整个北京市的“城市记忆”保护工程,得到了舒乙等知名文化人士的声援,不少旅居海外的老华侨也对此表示支持。

    同样,在拥有百年开埠记忆的上海和天津,如何切实保护历史建筑、百年老字号,成为时下城市发展的新困惑。

    在上海坊间,华人导演李安的电影《色·戒》新近掀起一股充满反省意味的怀旧风。借力这股“复古”浪潮,通过上海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今年不仅有多家百年老字号重振雄风,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海派”建筑,被纳入保护范畴。一位热心沪人感言,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却不知“海派”的精粹是什么,真到了反省的时候。

    而因“滨海新区”开发受到外界关注的天津,其实同时也是十九世纪中国租界史的缩影。作为昔日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北方中心,西方九国在此留下的“租界印痕”将如何保留,成为天津档案界面临的新课题。

    “城市,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中国内地率先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者阮仪三今天在论坛上直言不讳。

    阮仪三认为,如何让“城市记忆”真正“延年益寿”,中国人的睿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