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36讲顺利举办——同济大学谷继明教授作“中国文化中的神圣空间与隐逸空间”的主题讲座

发稿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务处 作者: 摄影: 浏览次数:684


本学期通识大讲堂,我们将邀请校外通识教育领域有研究的专家们,与各位共享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审美、经济与社会等各类通识文化,共同通过通识教育来领悟,作为应用型人才,我们未来该如何架构自己的人生。

1223日下午,我校邀请同济大学谷继明教授作“中国文化中的神圣空间与隐逸空间”的通识讲座,两百余名学生现场聆听。教务处刘正涛处长主持讲座,刘处长介绍到,谷教授来自于同济大学博士,第三届士恒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易学史、宋明理学。我校在超星平选取的《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尔雅通识精品课程的主讲老师,著有《王船山周易外传笺 梳》、《周易正义读》、《周易导读》等,点校《易学启蒙通释--周易本义启蒙翼传》,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次通识大讲堂,谷教授结合当下的网络热点及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动地让大家理解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涵。首先,谷教授以“内卷”、“饭圈文化”等热门现象引入讲座主题。他提到,这些现象是有多种原因的,但其中一个是视角是:传统中的神圣空间和隐逸空间的消失。

一、回顾古代的神圣空间和隐逸空间

谷教授指出,现代文化中的一对矛盾:粉vs丧,那么古代有没有?有的,那就是隐逸空间与神圣空间。因为人不可能一直处在一种工作和亢奋的状态,她/他需要休整。古代的隐逸空间可以是渔樵(不是耕读)、山水等。神圣空间可以是祭祀(宗庙、寺观)。谷教授通过文言文绝地天通帮大家理解神圣空间文化,阐释了古代所建立的信仰体系“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及《中庸》中鬼神观念“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接着,谷教授向我们介绍到了古代一整套的神圣空间包括天(帝),山川、五祀、祖先(鬼)。它体现在天坛、孔庙、岳麓书院、祠堂等建筑上。它能提供的是意义的终极来源和永恒性的追求。谷教授解释道,人总是不甘心自己的有限性,而神是完美无限的存在,二者有绝对的鸿沟,人就通过子孙的世代繁衍,来接近无限的永恒。

二、现代社会中的神圣空间文化

在古代,人们设想一个完满的存在者,即是神明,作为偶像。但现实中的任何人都是不完满的,人们需要偶像作为意义的来源。

但祛魅的现代社会,人们“杀”掉了神明,却仍然有偶像的需要,即以具体的人为偶像。偶像既是现实中的人,又不是现实中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神明的死亡,当然与科学的发展有关。于是,爱豆成为新时代的部分信仰,科学成为新时代的共同信仰,特别是关于宇宙探索的信仰。

接着,谷教授以超神学院为例,向我们论述了超神的问题:人类认为自己成为主宰——技术成为主宰,不再有任何神秘。世俗世界的一切皆在科学的量度之内,价值可测量,人的行为可控制——那么一切自由意志和道德行为失去意义。传统是有不可知不可控的存在,人受到天命制约,但可以改变天命。“天地变化,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而后科学时代是一切皆可理解,无有神秘:一切皆被决定。

三、隐逸空间的内涵

谷教授以吴镇的《渔夫图》”引入隐逸空间这个概念,向我们介绍了渔父不是真正以打渔为生的人,而是退隐的智者。甚至连“三日无君惶惶如”的孔子也有隐逸的想法。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居,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庄子也说,没有任何一种价值和真理在宇宙中是绝对永恒的。可见,人不可能一直亢进,心理不可能一直紧绷。

四、工业革命以来隐逸空间的消失

谷教授讲到,工业革命以来隐逸空间的消失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异化劳动,二是劳动——休闲的分离(工作/消费),三是先把工作与休闲分开,然后侵夺休闲的时间-内卷。四是由于自由地劳动。比如说六点下班,一位同事工作到了八点,因此受到了领导的提拔,于是另一位工作到了九点十点。大家无效无意义的竞争造成了隐逸空间的消失,是不利于我们的发展的。

五、怎样应对隐逸空间的消失?

谷教授向我们建议,一是在“奋斗”的时候需要适度的休息,自己需要适时放空自己。高压的工作之外别给自己找更烦心的事来做。其次是需要拥有自主的判断,不要被纷繁的价值观所带偏。三是通过读书放松人的心灵,谷教授向我们推荐了《庄子》一书,《庄子》不是温暖你的鸡汤,也不是催你奋斗的鸡血,而是给你揭露真相后带给你面对世界的勇气。四是一种传统的隐逸方式,跑步,通过身体的运动使内心得到充实。最后是培养一种硬核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在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后,还能自信健康的在世间行走,不被错误思想所影响。

我校“通识大讲堂”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校团委、校图书馆、学工部、二级学院等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强调共识教育,培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社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

(通讯:潘思羽)


关闭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