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思考——三江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 2018-05-10     发布人: 郑毅     访问次数: 464

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思考

——三江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三江学院副校长黄安永教授

纲目

一、“三分天下”:江苏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三位一体”:破解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困惑

三、“三驾马车”:拉动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快速提升

摘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三江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江苏首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4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由三江学院发轫,引领江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迄今江苏民办高校数量已占“三分天下”,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引擎,教学与专业是高校的基础,科研与学科体现了高校的内涵,成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并不容易。当前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发展的“短板”。必须进一步破解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困惑,明确办学定位,坚持科研导向,按照“学科为体、专业为用”的原则,理顺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以科研为引领,“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大力倡导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使之成为拉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的“三驾马车”。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跨入“大众化”,迈出大发展大改革大建设的坚实步伐,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45%大幅上升到20155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率先跨入“普及化”的门槛。在中国江苏,实现“精英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仅仅用了短短20年,而世界头号高等教育强国美国完成这一跨越竞用了整整60年,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大致经历了相同时间,韩国作为后发国家追赶的典型还花了30年时间。现在,江苏高等教育已经站在“由大向强”的新起点上,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就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形成比较优势,科学协调发展,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高等教育。

江苏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少增多、从小变大、从弱渐强,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办学质量等方面一步一个脚印、百折不挠地一路走来,在夹缝中生存,在探索中前行,在发展中壮大,不断创新、不断规范、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一、“三分天下”:江苏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江苏业已形成公办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截止2015年底,江苏有民办高校54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29所(含民办本科高校4所、民办高职院校25所)、独立学院25所,民办高校数占全省高校总数32.53%,大有“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势;民办高校在校生数39.39万人,占全省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2.96%

江苏历来重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优化政策环境,鼓励支持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学,努力搭建公办和民办平等发展平台,一是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历史性贡献。民办高校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弥补国家办学经费的不足,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二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民办高校以其灵活机制、自筹资金、自建校舍,为适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在解决民生问题、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民办高校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制定大学章程、多样化办学、创新内部管理和运行体制、从自身发展来设置学科专业,对公办高校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三江学院引领江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三江学院成立于19923月,当初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民办高等教育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4个年头,由此成为江苏首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4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2011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

纵观江苏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体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剖析素有“四大花旦”之称的江苏4所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可形象比喻为“四个代表”:南通理工学院是民营企业家投入办学的模式;宿迁学院是政府投入民营机制的模式;无锡太湖学院是独立学院规范改设的模式;三江学院是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的模式。三江学院的校名来历可追溯至1902年肇始的三江师范学堂,其办学校址几经搬迁,从凤凰西街到北崮山、再到铁心桥,逐渐完成了“鸟枪换炮”的过程,平地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一张白纸、一张蓝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见证了江苏乃至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多年来,三江学院始终做到“十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办学宗旨,坚持“俭朴、勤奋、诚笃”的办学传统,坚持“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目的,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的办学道路,坚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凝练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确立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办学目标,在全国民办高校和社会各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提升内涵质量是民办高校办学的核心问题

2015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进一步明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2016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高校面向市场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引导高校调整类型定位。高校要依据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加快发展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拓展传统学科专业内涵。面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民办高校如何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谋发展?如何在总体生源减少、竞争压力增大中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这是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走上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教管理体制正在由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走向以高校为主体的治理、由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规模发展走向以学术权力为主体的内涵质量提升。江苏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一样,都面临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水平的问题,而民办高校还要花更大的力气解决经费投入、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提升等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发展改革的基石,也是内涵建设的重点,成为影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有清醒的认识,积极行动,谋划对策,在学科专业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探索新路,着力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二、“三位一体”:破解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发展困惑

教学、科研、服务是当代高校发展的三大基本职能,而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专业建设的抓手。科研的发展最终指向学校的发展、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学科与专业是协同共生的关系,既有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资源和知识整合的角度看,其协同共生的关系更为显著。因此,以科研为引领,大力倡导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及构成依据而形成的体系,也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学科的主体功能是科学研究,学科具有与科学研究发展的一致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类型、层次、特色。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及构成依据而形成的体系,也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专业的主体功能是人才培养,专业具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发展、提高。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引擎,教学与专业是高校的基础,科研与学科体现了高校的内涵,如何处理好并不容易。

这里以三江学院为例,便可见一斑。三江学院目前在校生近2万人,设立13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文、管、经、法、理、艺等学科门类,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2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5个等。这些年来,三江学院不断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质量与科研经费资助数、科研影响力等都有较大提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以2015年为例,学校组织召开科研推进会,坚持早发动、广动员,多次举办全校申报动员会和课题申报管理经验交流会,请相关专家解读申报规则、请课题主持人分享申报成功经验。为了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元科研配套经费,实施三江学院“青蓝工程”,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培养教学骨干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和省内出国留学研修基金项目,设立专项出国经费。学校还十分注重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打造,遴选出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扶持青年教师申报课题项目。对重大课题或影响较大的研究项目,高教所、科技处积极协同、认真实施。例如:许盘清老师代表三江学院多次参加“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会议,完成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这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由南京大学牵头,外交部、海南省、国家海洋局等政府部门支持。2015年是学校课题申报立项最多的一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18大项,总计136个项目;该年度课题经费超过200万元,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教重点项目等重点领域,都有零的突破;全年共发表论文308篇,其中核心期刊47篇。2015年麦可思数据公司对三江学院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认为:办好专业需要科研和学科支撑。如果学科优势明显,教师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承担一定角色,对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在授课中,就能理论联系实际,以科研案例传授、以学术前沿来启发学生,对调动学生专业兴趣是有益的,同样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有帮助的,这就打破了“一支笔”照本宣科呆板的传统教育方式。

在“十三五”时期,三江学院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的发展目标,建立“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和“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确立“顶天立地、研以致用”的科研发展思路,努力提高科学研研究的“三力”,即: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就是“顶天”,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创建高水平、高层次的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社会影响力就是“立地”,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的专家,坚持立足实际,发现和解决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服务办学、服务教学;决策影响力就是“研以致用”——“接地气”,强调为江苏省和南京市以及雨花台区、江宁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专家和各类科研成果能够进入到各级政府的决策参考体系中去,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应该清醒地看到,三江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办学定位不符;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优化,与地方产业对接度不高;特色不显著,亮点不突出,社会认可度和业界影响力不高;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缺乏,方向不明,水平较低,还处于自然状态;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能力水平不高;等等。在科研方面,虽然成绩显著,但“短板”明显、发展很不平衡:科研水平不强,申请项目不多;论文质量不高,核心期刊发表偏少;横向课题零碎化,不能体现整体研究水平;由于重视程度不同,教师的关注度不同,科研立项数量和层次差异较大。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以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人才培养体系。但是,相比之下民办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则步履维艰、比较滞后,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成为发展的“短腿”。究其原因,主要有:

1.先进办学理念尚待确立

基于办学传统,不少民办高校还停留在狠抓专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上,没有真正意识到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有的民办高校虽已认识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但迫于入学适龄青年人数减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巨大竞争压力,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千方百计争取生源、全力以赴加强专业建设上。须知,对民办高校来说,生源即是财源,生存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2.教师科研意识较为薄弱

民办高校不少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工作重心几乎都放在教学上、放在课程上。许多教师宁愿争工分、加学时、多上课、超工时、拿奖励,也不愿意去花精力搞科研、去逐磨寻突破,更不愿意“坐冷板凳”。即使搞点科研,也是被动地围绕职称“指挥棒”转,不能主动去搞科研。申请课题项目需要开放式办学、走出校门、参与兄弟高校间的竞争,与同行比可能风险较大,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和成效;而在校内讲课,封闭式教学,按部就班,上完课走人,没有什么风险,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和收获。

3.学科文化和科研环境没有形成

为什么一些研究型大学或一些著名老高校的教师,会自觉地融入学科建设,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就是因为在学校中已经形成一种学科文化和科研环境。学科文化主要表现在学科至上、和谐宽容、诚实诚信、竞争与合作、学习与开放这五个方面,通常称之为“软件”;科研环境主要表现在学科队伍、工作场地、图书情报、实验设备、科研经费这五个方面,可称之“硬件”。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历史短,至今还没有积淀文化底蕴,形成浓厚学术氛围。

4.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民办高校基于办学成本因素,在选聘教师伊始,首要考虑是满足教学和上课的需要,因此对所引进的教师考察课堂能力和授课水平居多,而考察学科造诣和科研水平较少。有些民办高校的一些教师甚至连科研课题项目都未接触过,不会科研、不会选题、不会写申报书,教师缺乏团队意识、各吹各的号角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在民办高校十分匮乏。

5.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办高校以培养专门人才为核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学考核有一整套的监督机制,校院(系))督导、学生督导,建立听课制度等。而对科研工作则没有明确的硬性要求,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活力不够、动力不足,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条件支撑不够、经费不足。有的科研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科研评价激励机制甚至空白。

三、“三驾马车”:拉动民办高校科研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快速提升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国家加大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支持力度,为民办高校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注入强心剂。民办高校必须根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学科特色、专业类型、服务对象以及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以新的发展理念为遵循,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强调开放、推进共享,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准确办学定位,坚持科研导向,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厚植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加快提升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水平,使之成为拉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的“三驾马车”。

1.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强化忧患意识

虽然民办高校已经发展30年,但迄今并未真正摆脱“死亡”的危险,始终面对着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双重压力,必须时刻树立危机意识。民办高校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研上水平,不能仅仅简单从科研工作不足、学科建设不足来找原因,而要从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来找办法,这是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定位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坚持应用型定位、坚持地方性定位,坚持本科为主的定位、坚持民办高校的定位。

2.从内涵质量出发,加强学科建设

有人认为民办高校,把教学搞好、把专业办好就不错了,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搞什么科研和学科建设。殊不知,这是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发展眼光的短视行为,最终恐怕连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也不一定能搞好。专业建设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学科建设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如果没有学科支撑,专业无特色而言,专业办不好,也办不出水平;如果忽视专业建设,一味强调学科建设,也就无基础,没有根基,学科建设也上不去。

3.有所为有所少为出发,突出重点学科

尽管民办高校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但不能等到所有问题都解决后,才去强化科学研究、才去启动学科建设,应该结合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实际,有所为有所少为。特别是教育部批准5所民办本科高校开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这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民办高校在“名分”上取得重要突破。这些民办高校后来居上,通过破除传统办学理念,引进高层人才,强化学科建设,突出重点学科,大力开展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已经引起业界的关注、思考和重视。

4.从“补短板、强活力”出发,制定完善政策

民办高校要求生存、谋发展,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目前师资队伍很不适应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个“短板”,必须加快制定完善有利于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政策。例如,西京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就值得借鉴,花巨资引进高水平教授团队,成功申办硕士点。近期还准备不惜花大价钱,引进国际一流的海外教授团队,积极申报1-2个博士点,成为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一面旗帜。

5.从“不忘初心”出发,加快发展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共10次提到“不忘初心”。作为民办高校更应牢记初衷、方得始终。民办高校科研必须立足于“应用型”,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目标和思路,一手抓科学研究工作,一手抓学科专业建设,两手都要硬,“双轮驱动”、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形成民办高校自己的科研特色。按照“学科为体、专业为用”的原则,厚植学科优势,强化学科的龙头地位,从根本上破解学科与专业各自存在的困惑,理顺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实现学科与专业的协调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民办高校既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拓展学科建设,改造传统专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确立与地方经济结合、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科研组织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教师绩效考评、科研平台构建、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三个关键环节,加速人才培养、成长和学术团队的壮大,注重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关系,加大科研统筹管理力度,提升综合效益。

三江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不仅要解决制约生存的“瓶颈”问题,还面临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面临创新机制、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艰苦攻坚。三江学院地处省会南京,只有依托“名校强市”的资源优势,才能积极争取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充分利用江苏高等教育资源和经济产业优势,发挥好民办高校的体制优势,通过政府搭桥、高校帮扶、企业合作等方式,帮助学校解决自身发展的难题。可以选择多个驻宁部省属高校对口帮助,既能解决兼职教师的合法化和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的问题,又能与对口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立帮扶关系,从而快速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三江发展,任重道远。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2-3年依托“江苏软件园产业化基地与出口基地”建成江宁吉山新校区,完成外延建设;3年内力争增设专业学位硕士点,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5-6年踏实勤奋的工作,努力建成国内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大学,这是几代三江人的梦想!全体师生员工在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的带领下,以三江“老黄牛”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三江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沈健.全校动员认清形势团结一心二次创业努力提升三江学院办学水平,2016928日在三江学院的报告http://www.sju.js.cn/a7/a5/c4599a42917/page.htm.

[2]刘兴华.论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

[3]朱伶俐,赵宇.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与体制改革之思[J].文教资料,20148.

[4]汪向东.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必须加大科研工作力度[J].科技与教育,20141.

[5]李丽,翟孝平,黄爱妮.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教导刊,2014(18.

[6]贾东荣.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5).


作者简介:黄安永(1950-),男,三江学院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15345188890025-5296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