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汤文成院长在学院科研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布人: 袁峰 发布时间: 2019-11-11 访问次数: 150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的会,是科研工作研讨会。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科研?因为我们是工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就是要服务行业、服务工业,我们自己都不了解工业,如何培养学生?

我说句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少数做的好的老师,有一多半比较努力的老师,有勤勤恳恳带学生做创新的老师,但我们整体力量还不够。

科研,需要有能力,而首屈一指的是学习能力。

大家都是教师,我在这里班门弄斧地讲学习能力,大家会嘲笑我,我先说几个刚刚看到的现象:

听学术报告。我知道,许多学术报告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概在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间。坦率地说,我经常一边听,一边做其他事情。我读书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读中学、大学和后来的研究生,都是这样学习的。你说你的,待听到有用的,我会竖起耳朵,不然,就干自己的事情。我在报告会上经常一边听,一边干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太严肃了,我说个笑话,扬力集团有位老总,一边翻一叠发票,审核并且心里做着加法,一边听下属汇报,还可以交流。只是我没有那样的本事);但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可以在这些点滴中反映出来;

机器人报告:东南大学的熊处长:64=32+16+16   48=32+16*2   32=24+8*8(研讨、实践,把学时压缩,课程知识量却增大);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探索型实验;熊处长报告,其实讲到科研,讲创新:需要跨学科知识、前沿性知识,这难道不是科研吗?好的学校,建探索性实验室、非固定资源实验室;这不是科研吗?

上海大学的金处长报告: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应用型的特征: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教师(双师型)

金课的基本特征:(她摘自东南大学孟桥的报告)有用、有趣、一启发、能记住;

我们请人讲科研的报告,专业性强,许多老师听不懂(比如,去年香港科技大学的汤凯讲CAM,比如东南大学的赵剑峰讲新能源电网);讲教学的,又有一些人不感兴趣;到企业去,能够和企业对话的人不多,我们这样的学习氛围,如何去要求自己的学生?

我统计了机器人研讨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长的新工科建设报告会的参会表,看了课表;看了会议签到以及基本听完的人之间的差别。

机器人研讨会,是周末,签到的23人,听会的7人,听到底的人,仅45人(占我院专职教师的十分之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报告,签到名单与那天下午没有课的人,我对了一下,其中有巧合,就是所有的项目(学术会议、论文、经费、专利、图书馆的借阅),都没有这几个人的名字(其中有副教授,还有拿过学校资助出过国的人),关键是,我把这样的人的工作量也看了,没有超,正好;我们也草拟了核心课程负责人,我说的这些数字中,有核心课程负责人。这样的副教授,我认为第一,不思进取不配副教授的学术头衔,人家说某某副教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脸红心跳;第二,如果我们像其他单位一样,评聘分离,这样的人,一定是被分离掉的;

我看了136项目申报书中,各位所列参考文献清单(参考文献,不是自己发表的论文),看了部分教学大纲中,教学参考书(不是教材,是教学参考书),我觉得有疑问,为什么教学参考书与教材是同质的?教学参考书,应该具有深度、难度;而且有些教学参考书,差不多是20年前的出版物。这不是不可以(例如,阅读经典),但是,参考书,是需要拉开距离的;我们基本没有国外翻译教材作为参考书的;我们申报项目的参考文献,许多档次都太低,这反映了我们自己的阅读水平。我给学生上《CAD》课,告诉学生,争取70分,看什么书,争取90分,看什么书;

我再举几个例子:我们有中年教师,不知道本专业的名词概念;不知道本专业的行业特征指标;我真不知道,我们这样的老师,平时是不是翻一翻专业杂志?

我向图书馆馆长拿到了统计数据。两年了(20181月至今),我们借阅20本书以上的,仅仅是6人;我知道,有人在其他图书馆借书(比如,我在东南大学图书馆,南图借书);但有夫妇都在这里工作的,我看一本书也没有借;也许,你在外面借,也许,你在书店买,我这个数据不能作为评估你学习的数据,但多少能够反映点问题。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生座谈会,我们有老师向来就是照本宣科,长此以往,是要下岗的。有位东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在我们这里是这样上课的,他还是东南大学的教师,我后来找他们领导问情况,就是这样不思进取,上课很一般,在东南大学已经混不下去了,在我们这里,照本宣科,我们就不要他来了。博士,不思进取,这个年代没有靠博士吃一辈子饭的。

我作为一位老同志,真心地告诉大家,大家在这里时间长了,习惯了,觉得没有什么压力,到社会上去试试看?到企业去?到更好一点的高校去?到国外的公司去?

我为什么说要学习,要看书,看杂志?

不自己读好书,如何去教学生?

我读大学时,学《高等数学》,我自己看的参考书是苏联的吉米多维奇的《数值分析》;读《材料力学》,看的是铁莫辛科的《高等材料力学》,读《机械原理》,看的是Springer的《高等机构学》。那是我作学生的年代。

我留校到机床教研室,读了苏联的基铺工学院《机床概论》,读了德国机床名师weck教授的六卷本《机床》,看完了当时能够借到的所有机床图册。有了这些准备,我才赶上讲台。

我在1988年开过人工智能语言(Prolog)的全校选修课(开了两年,开发了机械设计专家系统,后来PROLOG公司没有继续发展)。也是图书馆看书(杂志)看来的。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看《力学进展》,这是一本需要很深功底、由许多名家写的论文的刊物。我们最早在国内开展拓扑设计,应该说,比后来的NastranAnsysAbaus之类的软件,早了20年。我在国内机械企业,做过上百家。

90年代末,我教研究生的CAD,我看了许多经典的书,俄亥俄大学的专著、唐荣锡整理的博士论文专集,看了施法中的《计算几何》。我推导COONS曲面,在边界固定的情况下,调整控制函数,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申请了省自然基金。带了一博士;

2016年,一博二的学生专导师到我手上,读《电子结构》,完成了21SCI,今年申请优博。其中6.0影响因子以上的论文3篇。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这两年买的书,比我们学院老师在图书馆借的书,要多(前6名中的第一是王欣,是每人20-40多本)。我在图书馆也借书。我目前在东大图书馆排在95%的借书者之前。当然,许多书,我借了,只是看其中的一部分。

我说这些,意思是说,不要抱怨环境,自己要勤奋努力。

英国18世纪肖像画家乔舒亚·雷诺兹说过:“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其实,这就是笨鸟先飞的道理。

2.合作、宣传、走出去。

合作。我们的学术合作不多,虽然有些比较松散的合作,但是真正在学术上形成依存度的很少。合作,一定不能只看经费,首先要干活,只有双赢,才能长久合作。

要有顶天立地的人生规划。我做过许多类似螺钉的项目,第一个螺钉,1997731日;最后一个螺钉,201763日;我做过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基板装配系统规划、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太阳能帆板结构设计、卫星微波成像仪动态特性优化设计、航天晨光核弹头尾翼结构抗冲击设计与试验、14所相控阵雷达装配工艺优化等等;只要有机会,都去竭力争取项目,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

宣传。要学会宣传,学术演讲。我们上周去的常州九州集团,之所以找到我们,是我8月份在省工信厅的报告会讲座上,他们听了我的报告,看见了我PPT中一幅图,找来的。当时要与我东南大学合作,我告诉她,我有东大的博士后一起参与。我们三江来做。他们不大放心,上周让我们去,从苏州、北京找了他们的顾问面试我们。我回来问他们,你们企业自己的技术人员呢?所以,他们昨天又专程来了一趟。

我想,我们可能有教师,连续几年都用那份讲稿,甚至于每届学生的考题,都基本差不多,这样,是否可以问问自己,每年有哪些进步?你的讲稿,是否有可以增加的内容?你对教学,用心了多少?如果有另外的人同时开课,与你竞争,你是否可以有学生选?许多学校,学生可以试听一到两次课,再选课,这样的话,我们是否会有教师,没有饭吃?

走出去。我多次说过,我每年差不多接触上百家工厂。没有周末的。商学院的蒋院长,也说过,没有周末的。我工作38年,从没有寒暑假(春节假期除外)。我的电子版“工作录”大概有20年的记录。我有参观笔记。我也要求我的学生,去一企业之前,准备资料,回来后,写参观报告。这些,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我常常听到我们一些专业人员,连专业术语的数据量,都没有弄清楚,我就觉得一定有问题,这样,与别人交流,怎么能在同一平台上?人家怎么看得起我们?

3.社会工作,要热心。

我在青年教师暑期培训班讲课11年,都只是一个题目,“怎样做科研”,3小时,连续不休息。因为那里每届听完了,给讲课人打分,所以,我一直讲了11年。江西、海南这样的培训班,我都讲过。我每年都改稿。但核心内容没有改,就是:教学工作,要尽心(饭碗);科研工作,要留心;社会工作,要热心。

明去暗来。或者说,有付出,才有回报。或者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社会工作,不要谈回报。但一定有回报。

老师们,我今天讲的许多,可能有人听了心里不舒服。大家觉得自己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科研。我告诉大家,我做过多年的学院秘书,是没有工作量的。我们那时到处办班,淮阴工学院(淮阴工专)、南通工学院(后来叫南通大学,那时叫南通工专)、常熟新桥、扬州工专(扬州工学院,就是现在的扬州大学),我们都在那里全天候地上课。可是,我们一样拼命找机会,做科研,一点都没有落下。

最后,我以《鞋狗》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发言:“懦夫从不起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一步都不能停有人可能打败我,但是他们必须付出心血和努力;赢得比赛相对简单,而战胜自己却需要不断努力”。



版权所有 © 2002-2006 三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数字媒体技术部   你有任何建议请联系:Webmaster@sju.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