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信息化服务大厅
当前位置首页  节能管理  国家政策
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8-10-18  发布者:王海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文件 

                                     苏建科[2011]308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学校是重要的用能单位,也是传播节能新理念、创造节能新技术、研发节能新产品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和2011年江苏省节约型城乡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加强我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制定《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和落实。     

附件: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2011-2015年)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教育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卫生厅、省交通厅


附件:


                         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2011-2015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和2011年全省节约型城乡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加强我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增强广大高校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在总结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以高校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工作,并将其贯穿于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及用能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大力营造节约氛围,积极倡导节约的学习生活方式,促使高校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库和重要基地。

(二)工作目标:2011年~2015年,按照选址适宜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原则,建立30个左右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将节约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贯穿于校园规划建设、运营维护、教育普及等全过程。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使大学校园真正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模范社区。

通过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学生感知节约教育,感受节约氛围,感悟节约生活,把节约理念和行动从校园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环节有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节约校园工作在社会上产生裂变效应,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主要任务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旨在高等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贯彻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节约型校园文化。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和《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等有关规定,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   着力抓好节约型校园组织及制度建设

各高校应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方针,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成立由主要校级领导负责的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为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完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审查、运行监管、节约采购、需求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

(二)   着力抓好节约型校园规划

要针对新校园建设及既有校园改造,编制节约型校园规划,其中包括:中长期能源资源利用规划、环境评估报告、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低碳化空间布局及交通规划、景观和绿化灌溉用水及雨水径流途径规划等。要特别重视能源规划,应科学预测校园建设的能源负荷,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因素与校园建筑使用特点,合理确定校园用能需求量,努力实施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对口应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三)着力抓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落实

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绿色建筑;既有建筑改造时应同步实施节能改造,并满足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要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推行绿色施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管,确保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落实。

(四)着力加强校园设施节能监管

按照《高等学校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教学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实验楼、学生宿舍、食堂、浴室等各类建筑采取节约专项措施,做到制度与管理并重、教育与约束并举、设备与行为并行,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学校、部门和个人合理分摊费用机制。不断挖掘水、电、气等各种资源的使用潜力,研究制定较为合理的使用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

(五)着力推进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按照《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要求,建设校园运行节能监管系统。各类建筑应参照江苏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规定,安装建筑能耗分类、分项计量装置,通过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分析能耗数据,实现对学校能耗的实时动态监测和控制,并将能耗数据上传至省建筑能耗监测中心。

按照《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要求,定期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针对高校的用能特点,对校园所有建筑、设施及设备能源消耗分季度、分年度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对学校内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审计,为能源节约提供依据,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将校园建筑能耗水耗予以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并按期上报至省教育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按照《江苏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苏建科[2008]354号)要求,符合条件的建筑应进行能效测评标识。

(六)着力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依托校园运行节能监管系统,在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基础上,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能耗较高的建筑进行能耗诊断分析,制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优先开展低成本或无成本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

(七)着力推广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加大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校园建筑中的应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学生宿舍、公共浴室、食堂、招待所等有热水需求的建筑,具备条件的,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针对不同建筑使用功能和能源消耗类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使用浅层地能、太阳能、绿色照明等新能源、新技术,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范围。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通过人工湿地等技术,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

(八)着力加强行为节能(节水)

要重视和加强行为节能管理。将师生员工节能行动纳入行为规范建设中,对节能(节水)行为进行奖励、浪费行为实施教育处罚。在公共场合张贴标识牌,提醒师生员工随时随地节能、节水、节材。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节约型校园学生志愿者队伍,巡查、监督并制止校园的能源浪费现象。鼓励开展校园资源循环利用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在自身发展运行中,把建设“两型”社会的理念和思想渗透、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运用的全过程中,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各高等学校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把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加强监督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教育厅将依据《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加大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监管力度,通过示范项目引领,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经验推广到广大校园建设管理中,不断提升我省节约型校园建设水平和标准。适时开展节约型校园评比,对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

(三)加强教育宣传,倡导节约理念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实例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节约教育引进校园、纳入课堂、融入生活,增强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生活理念,使节约成为每个师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不断提升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文化内涵。

(四)发挥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示范工程建设

发挥江苏省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建筑节能科技支撑项目等予以支持,重点支持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各高校要关注省级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引导资金项目申报通知的发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http://www.jscin.gov.cn/),积极申报各类示范项目,提高节约型校园建设水平。



友情链接:
苏ICP备0501253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031号
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龙西路310号 邮编:210012 后勤处电话:025-52894924
Copyright © 2016 San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关注 三江后勤生活
扫描右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