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38讲顺利举办——宁延教授作“工程师与设计思维”主题讲座

发稿时间:2021-03-26 来源:教务处 作者: 摄影: 浏览次数:308


本学期通识大讲堂,我们将邀请校外通识教育领域有研究的专家们,与各位共享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审美、经济与社会等各类通识文化,共同通过通识教育来领悟,作为应用型人才,我们未来该如何架构自己的人生。

2021323日晚上18:30我校邀请南京大学宁延教授作“工程师与设计思维”的主题讲座,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于清泉主持讲座,于院长介绍到,专家宁延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青年研究学者奖、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杰出研究奖)、亚太项目管理研究奖等项目管理研究奖项、江苏省“双创博士”等学术荣誉。主持2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若干企事业单位咨询课题,发表20余篇SSCI/SCI论文,参与地方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的编写工作。

讲座着眼于工程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工程教育相关要求,重点介绍工程师的问题解决和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实施流程等,启迪同学们工程设计思维与相关能力培养。讲座围绕工程师职业的简介、发展历程,重点强调了工程类专业的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所需的能力要求、价值体系和能力准则,要求同学们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升,以达到此次讲座预期目标,即熟悉工程师的能力要求、辅助设计职业发展规划等。本次讲座的初衷是为工程类专业相关学生提供在毕业后职业规划的能力上的指导。


  


工程和工程师


何为工程?宁教授讲述了《中国工程师史》中对“工程”概念的解释,“人类为了改善生存、生活条件,并根据当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进行的一项物化劳动的过程。它早于科学,并成为科学诞生的一个源头。”宁教授重点强调了“当时”和“物化劳动”两个关键词,“当时”是指一个阶段中,因为受到时代的影响以及知识的有限性,人们对于某一自然规律的认知是很受限的;“物化劳动”是说造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创造出的事物有实有虚。

换句话说,从泛工程角度来讲,但凡涉及到造物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工程活动。而工程师则是指一群受过科学技术的知识的灌输,且能够凭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宁教授特别强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关注平时的学习或只为了拿到一定的学分是绝对远远不够的,“毕业拿到学分只是形式上的要求,但是要达到能力上的要求才是最主要的。”那么对能力的要求到底有哪些呢?以下是官方发布的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版)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 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 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 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018年,Boss直聘对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的趋势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理工类行业对掌握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Big Data)  C(Cloud Computing)技能的人才需求增长最大,并且对应聘者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抗压与情绪管理能力的素质型能力提升非常关注。


工科教育的新要求


        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新工程教育转型“的“四大原则”:

1. 新机器和系统New machines and systems: Prepare ou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new machines and systems that they will build in the middle of the 21st century to address societal needs. 

2. 创作者与发现者 Makers and discovers ) : Prepare our students to act as makers and discoverers, with fundamentals as a foundation for career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3. 最佳学习的途径: An education should be built around the way our students learn best by engaging them in their learning and finding the best balance of classroom, project, and digital learning. 

4. 新工程教育转型的思维方式: How to think more effectively by themselves to cope with the modern pa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如果一味地延续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无法适应时代变化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当代社会。


宁延教授所提出的能力要求

1、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宁教授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早期决策问题、招标问题两方面证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要求。

2、设计思维能力

宁教授从设计全过程“提出问题-设定目标-方案设计(建模、仿真、试验、优化)-结果分析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模型和参数-最终形成报告”所需的能力进行了一一列举。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高效、有效、严谨的能力训练,并需要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且这种训练是需要长期持续的。

3、素质:科学、理性的工程观(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工程的灵魂。宁教授强调,工程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以实现价值为目标。并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工程目标是什么,要以价值体系为导向“。许多反例也论证了没有科学理性的工程目标的工程建设在现实中往往是极其遭人诟病的。工程的技术部分和用户也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划分。工程的技术部分:“创造”和“解决方案”。工程的用户部分:关注“人和社会”

4、素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工程价值体系要求关注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工程师注重社会责任感、科学理性的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


我校“通识大讲堂”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校团委、校图书馆、学工部、二级学院等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强调共识教育,培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社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


(通讯:贾韬涛、王林艳)




关闭

搜索
您想要找的